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规避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规避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规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规避不足的负效应 | 第18-21页 |
第四节 规避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主要制度工具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目前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规避制度及其不足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回避制度现状及其不足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财产申报制度及其不足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从业限制制度现状及其不足 | 第27-29页 |
第四节 离职后行为限制及约束不足 | 第29-31页 |
第五节 规避制度整体上的不足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域外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规避制度借鉴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回避制度借鉴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财产申报制度借鉴 | 第35-38页 |
第三节 从业限制制度借鉴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限制借鉴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规避制度的完善 | 第43-51页 |
第一节 科学优化现有的制度设计 | 第43-47页 |
第二节 健全利益冲突规避制度的相关配套机制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强化利益冲突规避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