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艺术史论文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发展考略

前言第1-8页
第一章 国民党政府发展官营电影的缘由及其思路第8-13页
 一、 国内民营电影业危机与左翼电影的悄然兴起第8-10页
 二、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发展思路第10-13页
第二章 国民党政府宫营电影的初步成型第13-21页
 一、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前身第13-15页
 二、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机构的初步成型第15-17页
 三、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早期活动第17-21页
  (一) 中央电影摄影场第17-20页
  (二) 中国电影制片厂第20-21页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官营电影第21-44页
 一、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微妙地位第21-23页
 二、 抗战初期中制、中电的电影活动(1937-1938年)第23-27页
  (一) 中国电影制片厂第23-26页
  (二) 中央电影摄影场第26-27页
 三、 抗战中期中制、中电的电影活动(1938-1941年)第27-35页
  (一) 中国电影制片厂第27-33页
  (二) 中央电影摄影场第33-35页
 四、 抗战中期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发行放映第35-37页
 五、 抗战中期关于抗战电影的几次讨论第37-39页
 六、 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尴尬状况第39-41页
 七、 抗战后期中制、中电和新成立的中教、农教(1941-1945年)第41-44页
  (一) 中央电影摄影场第41-42页
  (二) 中国电影制片厂第42-43页
  (三) 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农村教育电影公司第43-44页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官营电影第44-55页
 一、 由“接收”而空前壮大第44-47页
 二、 “中电”的迅速膨胀第47-52页
  (一) “中电”的改制第47-49页
  (二) “中电”的电影创作第49-52页
 三、 长春电影制片厂第52-54页
 四、 “中制”、“上实”及其他第54-55页
第五章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最终命运第55-59页
 一、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留在大陆的部分第55-56页
 二、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分散在台湾的部分第56-59页
结束语第59-60页
附录一第60-68页
附录二第68-69页
附录三第69-70页
附录四第70-72页
附录五第72-74页
附录六第74-76页
附录七第76-77页
附录八第77-78页
附录九第78页
附录十第78-79页
附录十一第79-80页
附录十二第80-81页
注释第81-88页
参考书目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问题研究
下一篇:几种药物对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