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关键词> | 第3页 |
<英文摘要> | 第3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3-8页 |
绪 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南京栖霞石窟南朝佛教造像 | 第10-26页 |
一 造像分类 | 第10-12页 |
二 造像分期 | 第12-15页 |
三 造像因素分析 | 第15-20页 |
四 造像题材 | 第20-24页 |
五 结语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浙江地区南朝佛教造像 | 第26-33页 |
一 新昌大佛及千佛岩沿革 | 第26-29页 |
二 新昌大佛及千佛岩造像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三 二戴像制 | 第31页 |
四 结语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四川地区南朝佛教造像 | 第33-40页 |
一 造像分期 | 第33-36页 |
二 造像题材 | 第36-38页 |
三 结语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南朝佛教造像对北方的影响及传播路线 | 第40-54页 |
一 成都对麦积山造像的影响及传播路线 | 第40-45页 |
二 南朝造像由建康向成都的传播 | 第45-47页 |
三 建康对青州造像的影响及传播路线 | 第47-52页 |
四 结语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南朝佛教造像源流初探 | 第54-58页 |
结 束 语 | 第58-59页 |
<引文> | 第59-61页 |
致 谢 | 第61-62页 |
图版与表格 | 第62-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