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 第1-16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11页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页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业推广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农业推广的性质及功能 | 第16-18页 |
§2.1.1 农业推广的性质 | 第16-17页 |
§2.1.2 农业推广的功能 | 第17-18页 |
§2.2 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2.1 需要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教育理论 | 第19页 |
§2.2.3 具体行为改变理论 | 第19-20页 |
§2.2.4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第20-23页 |
§2.2.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推广体制模式比较分析研究 | 第26-45页 |
§3.1 国外典型农业推广体制模式分析 | 第26-33页 |
§3.1.1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模式 | 第26-28页 |
§3.1.2 日本农业推广体制模式 | 第28-30页 |
§3.1.3 联邦德国农业推广体制模式 | 第30-33页 |
§3.2 我国农业推广体制现状及弊端分析 | 第33-42页 |
§3.2.1 我国农业推广体制变革轨道研究 | 第33-34页 |
§3.2.2 我国农业推广体制弊端分析 | 第34-39页 |
§3.2.3 影响农户科技接受率因素实证研究 | 第39-42页 |
§3.3 国外农业推广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5页 |
第四章 中国农业推广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 第45-58页 |
§4.1 中国农业推广体制改革思路 | 第45-52页 |
§4.1.1 对农业推广体系的基本述评 | 第45-46页 |
§4.1.2 入世对农业推广的影响 | 第46-48页 |
§4.1.3 农业推广体制在进入市场过程中面临的矛盾与困境 | 第48-49页 |
§4.1.4 农业推广体制面向未来的改革与发展 | 第49-50页 |
§4.1.5 农业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路 | 第50-52页 |
§4.2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模式 | 第52-58页 |
§4.2.1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原理 | 第52-53页 |
§4.2.2 农业科技成果分类研究及模式构建 | 第53-58页 |
第五章 中国农业推广体制改革政策与措施 | 第58-68页 |
§5.1 强化政府调控,改善农业推广宏观环境 | 第58-59页 |
§5.2 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筹资渠道 | 第59-61页 |
§5.3 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 | 第61-62页 |
§5.3.1 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现状 | 第61-62页 |
§5.3.2 优化农业推广队伍措施 | 第62页 |
§5.4 教、科、推三结合,提高农民科技接受率 | 第62-64页 |
§5.5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社会化 | 第64-65页 |
§5.6 鼓励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