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期权在我国的应用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5-8页 |
第一节 期权的产生 | 第5页 |
第二节 期权的定义、分类 | 第5-8页 |
第二章 期权定价理论 | 第8-22页 |
第一节 期权的独特性 | 第8-9页 |
第二节 期权定价(B/S模型) | 第9-14页 |
第三节 期权定价(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 | 第14-17页 |
第四节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扩展 | 第17-19页 |
第五节 期权的发展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期权交易策略及功用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单个期权和股票的组合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期权价差组合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期权混合组合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金融衍生品在我国的发展回顾 | 第28-33页 |
第一节 现状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国债期货327风波经验教训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衍生金融交易试点的启示 | 第30-33页 |
第五章 金融期权的发展对策 | 第33-42页 |
第一节 中国发展金融期权等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 | 第33-36页 |
第二节 金融期权的发展策略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期权市场的框架设计 | 第37-38页 |
第四节 金融期权的发展顺序 | 第38-39页 |
第五节 期股制在我国的应用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书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