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特性实验及模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3页
   ·概述第12-13页
   ·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细菌生物膜形成第13-15页
     ·细菌吸附机制第15-18页
     ·细菌生物膜的分析方法第18-20页
     ·生物膜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第20-21页
   ·本课题目的及主要任务第21-23页
2 光合细菌的培育和优势菌种筛选第23-27页
   ·实验方法第23-24页
     ·光合细菌的采样和增殖培养第23-24页
     ·光合细菌的分离纯化第24页
     ·光合细菌产氢性能的测试第24页
   ·实验器材第24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4-26页
     ·光合细菌的分离纯化和形态特征描述第24页
     ·光合细菌产氢优势菌种的鉴定第24-26页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特性实验第27-56页
   ·实验目的第28页
   ·实验设备第28-31页
     ·平板式光合细菌生物膜反应器的设计要求第28-29页
     ·反应器的设计第29-30页
     ·实验循环系统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4页
     ·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实验方案第31-32页
     ·实验参数的测定方法第32-33页
     ·实验测量参数的误差分析第33页
     ·实验步骤第33-34页
   ·光合细菌生物膜在固液界面的生长特性实验第34-54页
     ·循环液流速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第34-39页
     ·底物浓度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第39-44页
     ·光照波长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第44-49页
     ·光照强度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第49-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4 模拟光合细菌生物膜形成及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第56-69页
   ·元胞自动机模型概述第56-58页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要素第57-58页
     ·元胞自动机的一般特征第58页
   ·光合细菌生物膜生长CA 模型的建立第58-60页
     ·基本定义第58页
     ·转化规则第58-59页
     ·控制方程的建立第59-60页
   ·模拟流程第60页
   ·模拟结果与讨论第60-68页
     ·生物膜脱落概率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第60-63页
     ·初始底物浓度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第63-64页
     ·入射光波长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第64-66页
     ·入射光光强对光合细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工作建议第69-71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69-70页
   ·进一步工作建议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纳米管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库区优势藻类生长/消亡行为的生物化学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