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一、证人证言的可靠性概述 | 第14-18页 |
(一) 证人证言可靠性相关概念分析 | 第14-15页 |
(二) 可靠的证人证言的特点 | 第15-16页 |
1. 证人是自然人,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 | 第15-16页 |
2. 可靠的证人证言的内容是证人直接感知的事实 | 第16页 |
3. 可靠的证人证言是对案情的客观反映 | 第16页 |
4. 可靠的证人证言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 第16页 |
(三) 证人证言可靠性审查判断的重要作用 | 第16-18页 |
二、刑事证人证言可靠性审查判断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8-24页 |
(一) 古代弹劾式审判模式下对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判断 | 第18-19页 |
(二) 纠问式审判模式下对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判断 | 第19-20页 |
(三) 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下对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判断 | 第20-22页 |
(四) 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下对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判断 | 第22-24页 |
三、国外主要的证人证言规则及其对把握证人可靠性的影响 | 第24-30页 |
(一) 交叉询问规则 | 第24-26页 |
1. 关于诱导性询问规则 | 第24-25页 |
2. 交叉询问中的异议规则 | 第25-26页 |
(二) 传闻证据规则 | 第26-28页 |
(三) 意见规则 | 第28-30页 |
1. 普通证人的意见 | 第28-29页 |
2. 专家证人的意见 | 第29-30页 |
四、我国刑事证人证言可靠性审查判断制度 | 第30-39页 |
(一) 我国刑事证人证言可靠性审查判断制度的历史 | 第30-31页 |
(二) 我国刑事证人证言审查判断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31-39页 |
1. 证人不出庭,以书面证言代替证人的当庭陈述 | 第31-35页 |
2. 部分出庭证人的不可靠性 | 第35-37页 |
3. 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证人证言规则不完善 | 第37-39页 |
五、我国刑事庭审证人证言可靠性保障机制的构建 | 第39-50页 |
(一) 法律上的完善 | 第39-40页 |
1. 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 第39页 |
2. 必须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程序性规则 | 第39-40页 |
(二) 保障证人出庭作证 | 第40-43页 |
1. 建立强制性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40-42页 |
2. 建立证人拒证责任追究制度 | 第42页 |
3. 改变司法工作人员工作作风 | 第42页 |
4. 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公民的作证意识 | 第42-43页 |
(三) 加强证人的权利保障 | 第43-50页 |
1. 要建立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制度 | 第43-44页 |
2. 要完善证人出庭的安全保障制度 | 第44-47页 |
3. 因地制宜,确立适当的法庭询问规则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