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结构安排 | 第18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2章 标准的经济功能、形成模式及形成机制 | 第19-29页 |
| ·标准及其经济功能 | 第19-21页 |
| ·标准形成的模式和过程 | 第21-25页 |
| ·程序化与非程序化过程 | 第22-23页 |
| ·政府与市场在标准化中的作用 | 第23-25页 |
| ·标准形成机制的探讨 | 第25-29页 |
| ·标准形成的动力机制 | 第25-27页 |
| ·标准化的社会参与性机制 | 第27-29页 |
| 第3章 标准化、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第29-40页 |
|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第29-31页 |
| ·技术进步的含义 | 第29-30页 |
|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30-31页 |
| ·标准与技术创新 | 第31-35页 |
| ·标准的特性 | 第31页 |
| ·标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 第31-33页 |
| ·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模型 | 第33-35页 |
| ·标准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 第35-40页 |
| ·技术创新扩散的特征 | 第36-37页 |
| ·标准化对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 | 第37-40页 |
| 第4章 标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40-49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第42-44页 |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4-48页 |
|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44-45页 |
| ·回归方程及协整检验 | 第45-46页 |
|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 ·贡献度分析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促进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不足 | 第49-50页 |
| ·促进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 ·转变标准的制定模式 | 第50-51页 |
| ·转变标准化中介机构的服务对象 | 第51页 |
| ·让企业成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