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政府加大资源与环保问题关注力度 | 第9-10页 |
·我国进入废弃家电高速增长期 | 第10页 |
·废弃家电污染 | 第10-11页 |
·废弃家电处置和资源再生 | 第11-14页 |
·国内外废弃家电逆向物流的研究及实施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废弃家电逆向物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废弃家电产品逆向物流实施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废弃家电逆向物流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外废弃家电产品逆向物流实施现状 | 第19页 |
·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章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逆向物流的相关理论 | 第21-32页 |
·逆向物流概述 | 第21-25页 |
·逆向物流的定义 | 第21-23页 |
·逆向物流的分类 | 第23-24页 |
·逆向物流的特点 | 第24-25页 |
·逆向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 第25-27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25-26页 |
·逆向物流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 第26-27页 |
·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 | 第27-32页 |
·循环经济 | 第27-29页 |
·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相互依存 | 第29-32页 |
第3章 我国传统的废弃家电物流运作模式 | 第32-40页 |
·废弃家电逆向物流的概述 | 第32页 |
·我国传统废弃家电物流运作模式 | 第32-36页 |
·电子垃圾处理中心体系 | 第33-34页 |
·供销社/物资回收公司体系 | 第34页 |
·个体民营回收 | 第34-36页 |
·我国传统废弃家电物流运作模式的缺陷 | 第36-37页 |
·家电企业自建逆向物流运营的缺位 | 第36页 |
·回收企业的短期行为 | 第36页 |
·逆向物流运营的高成本 | 第36-37页 |
·改革传统废弃家电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必要性 | 第37-40页 |
第4章 新型废弃家电逆向物流运营模式 | 第40-53页 |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 第40-42页 |
·生产商运作模式 | 第42-45页 |
·生产商运作模式的定义 | 第42-43页 |
·生产商运作模式的特点 | 第43-45页 |
·生产商运作模式的适用条件 | 第45页 |
·联合经营运作模式 | 第45-49页 |
·联合经营运作模式产生原因 | 第45-46页 |
·联合经营运作模式的定义 | 第46-47页 |
·联合经营运作模式的特点 | 第47-48页 |
·联合经营运作模式的适用条件 | 第48-49页 |
·外包运作模式 | 第49-53页 |
·外包运作模式的定义 | 第49-50页 |
·逆向物流外包运作模式的特点 | 第50-51页 |
·逆向物流外包运作模式的适用条件 | 第51-53页 |
第5章 基于博弈分析的家电生产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 第53-64页 |
·博弈论概述 | 第53-57页 |
·博弈论概述 | 第53-54页 |
·典型的博弈论模型 | 第54-57页 |
·家电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 | 第57-64页 |
·环境作为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 | 第58-60页 |
·环境污染治理的供给不足 | 第60-62页 |
·纳什均衡总供给与帕累托最优总供给之间的差距分析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