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封闭式基金折价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封闭式基金折价 | 第8-10页 |
一、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 第8页 |
二、封闭式基金折价 | 第8-10页 |
第二节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基础理论 | 第10-12页 |
一、标准金融学理论 | 第10-11页 |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现状 | 第14-17页 |
一、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二、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特征分析 | 第17-23页 |
一、封闭式基金在上市初期以溢价交易 | 第17-18页 |
二、基金上市一段时间后便出现折价交易 | 第18-19页 |
三、基金折价幅度大幅变动且与基金净值变动不一致 | 第19-21页 |
四、当基金到期或宣布“封转开”时折价变小直至消失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解析 | 第23-31页 |
第一节 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下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分析 | 第23-27页 |
一、不同封闭式基金折价变动的同步性 | 第23-26页 |
二、新基金上市时间的选择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制度原因 | 第27-31页 |
一、封闭式基金自身所具有的风险性 | 第27-28页 |
二、封闭式基金自身所具有的结构性缺陷 | 第28-31页 |
第四章 解决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对策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我国封闭式基金转型的模式选择 | 第31-37页 |
一、国际封闭式基金转型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31-33页 |
二、我国封闭式基金转型的可行性 | 第33-35页 |
三、我国封闭式基金转型的模式选择 | 第35-37页 |
第二节 降低噪声交易对封闭式基金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一、降低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 第37-38页 |
二、塑造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加强投资基金业自身的发展 | 第39-41页 |
一、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管体系 | 第39-40页 |
二、改革基金发行制度 | 第40页 |
三、完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并增加基金的种类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表1: 2007年12月28日我国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情况 | 第46-47页 |
附表2:54 只基金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