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 ·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非饱和土中两相流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 ·多孔介质的一般特性 | 第13-14页 |
| ·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非饱和土渗流以及变形耦合分析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非饱和土中两相流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热力学、混合物理论在非饱和土渗流-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SWCC)的研究 | 第23-2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非饱和土两相流模型 | 第31-44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非饱和土两相流模型 | 第32-43页 |
| ·模型的连续介质力学假设 | 第32-34页 |
| ·交界面的动态相容条件 | 第34-35页 |
| ·运动描述:Euler描述以及Lagrange描述 | 第35-38页 |
| ·平衡方程 | 第38-40页 |
| ·本构关系 | 第40-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任意干湿循环路径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 第44-63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毛细循环内变量模型 | 第44-55页 |
| ·理论背景 | 第44-45页 |
| ·热动力学限定 | 第45-48页 |
| ·理论框架 | 第48-55页 |
| ·任意含水量变化路径下的土水特征关系模型 | 第55-62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统一边界线的描述 | 第55-56页 |
| ·任意干湿循环路径的土水特征关系 | 第56-57页 |
| ·模型的数值积分 | 第57-58页 |
| ·应用实例 | 第58-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 数值模型及解法 | 第63-80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控制方程的简化及有限元离散 | 第63-71页 |
| ·简化的控制方程 | 第63-66页 |
| ·强形式 | 第66-67页 |
| ·弱形式 | 第67-68页 |
| ·空间离散 | 第68-71页 |
| ·时间域上的积分方法 | 第71-76页 |
| ·动态分析 | 第71-73页 |
| ·准静态算法 | 第73-74页 |
| ·切线刚度矩阵的线性化 | 第74-76页 |
| ·程序的改进 | 第76-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两相流模型的应用 | 第80-112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算例验证 | 第80-89页 |
| ·Liakopoulos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81-85页 |
| ·坝基渗流的离心模型试验模拟 | 第85-89页 |
| ·非亲水相流体(NAPL)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数值模拟 | 第89-101页 |
| ·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 第89-90页 |
| ·DNAPL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数值模拟 | 第90-101页 |
| ·边坡/坝基的渗流及稳定性数值模拟 | 第101-111页 |
| ·坝基渗流以及变形的数值模拟 | 第101-105页 |
| ·降雨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105-111页 |
| ·小结 | 第111-11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 ·结论 | 第112-114页 |
| ·展望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2页 |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第122-123页 |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