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率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混凝土碳化的研究 | 第13-14页 |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研究 | 第14-15页 |
·构件与结构的耐久性研究 | 第15-19页 |
·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 第19-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2 结构耐久性的概率度量 | 第28-38页 |
·结构可靠性的另一种定义 | 第28-30页 |
·结构状态和作用 | 第28-29页 |
·从时间角度对结构可靠性概念的考察 | 第29-30页 |
·结构耐久性的概念与定义 | 第30-32页 |
·结构耐久性的定义 | 第30-31页 |
·结构可靠性的概念体系 | 第31-32页 |
·结构的时域可靠度与耐久性的度量 | 第32-35页 |
·示例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目标可靠指标 | 第38-58页 |
·耐久性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38-44页 |
·基于可靠度的耐久性设计方法 | 第38-39页 |
·分析模型与目标可靠指标 | 第39-42页 |
·基本思路 | 第42-44页 |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 第44-47页 |
·有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极限状态 | 第47-49页 |
·第1极限状态 | 第47-48页 |
·第2极限状态 | 第48-49页 |
·第3极限状态 | 第49页 |
·耐久性设计的目标可靠指标 | 第49-56页 |
·规范隐含的目标可靠指标 | 第49-52页 |
·可靠指标变化规律 | 第52-54页 |
·耐久性目标可靠指标建议值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4 基于碳化寿命准则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 第58-74页 |
·碳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58-63页 |
·混凝土的碳化机理 | 第58-59页 |
·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 第59-61页 |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 | 第61-63页 |
·碳化残量 | 第63-65页 |
·第1极限状态方程 | 第65-66页 |
·设计表达式 | 第66-70页 |
·基于碳化寿命准则的耐久性设计步骤 | 第70-71页 |
·算例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5 基于锈胀开裂寿命准则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 第74-88页 |
·钢筋锈蚀机理与条件 | 第74-76页 |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 | 第74-75页 |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条件 | 第75-76页 |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类型 | 第76页 |
·第2极限状态方程 | 第76-78页 |
·寿命分布 | 第78-80页 |
·设计表达式 | 第80-84页 |
·基于锈胀开裂寿命准则的耐久性设计步骤 | 第84-85页 |
·算例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6 基于裂缝宽度寿命准则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 第88-99页 |
·概述 | 第88-89页 |
·基于纵向裂缝宽度的钢筋锈蚀量计算 | 第89-90页 |
·第3极限状态方程 | 第90-91页 |
·设计表达式 | 第91-95页 |
·基于裂缝宽度寿命准则的耐久性设计步骤 | 第95-96页 |
·算例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99页 |
7 考虑碳化残量的耐久性设计及应用 | 第99-106页 |
·考虑碳化残量的耐久性极限状态方程 | 第99-101页 |
·碳化残量的概念 | 第99-100页 |
·碳化残量的确定 | 第100-101页 |
·设计表达式 | 第101-104页 |
·第1极限状态 | 第101-102页 |
·第2极限状态 | 第102-103页 |
·第3极限状态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6页 |
8 既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定 | 第106-112页 |
·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的经验方法 | 第106-109页 |
·耐久性评定的修正系数 | 第106-107页 |
·第1极限状态耐久性评定 | 第107页 |
·第2极限状态耐久性评定 | 第107-109页 |
·第3极限状态耐久性评定 | 第109页 |
·算例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2页 |
9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6页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3-116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16-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含收录)的论文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