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nary Logistic回归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特性研究与预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9-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案概述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科技人力资源及其流动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31页 |
·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界定 | 第17-23页 |
·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 | 第17页 |
·科技人力资源定义的内涵和外延 | 第17-20页 |
·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标准 | 第20-22页 |
·科技人力资源的分类与测算 | 第22-23页 |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分类状况 | 第24页 |
·本文所研究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 | 第24-25页 |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0页 |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力机制 | 第25-27页 |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调查的指标体系和问卷设计 | 第31-50页 |
·科技人力资源的问卷设计概况 | 第31-34页 |
·问卷设计的过程 | 第31页 |
·问卷的调查对象的甄别 | 第31-32页 |
·问卷调查的主要目标 | 第32-33页 |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 | 第33页 |
·中国区域科技人力资源职业状况调查框架体系 | 第33-34页 |
·科技人力资源调查问卷的规范性问题 | 第34-38页 |
·调查问卷规范性问题的提出 | 第34-36页 |
·调查题目格式的标准化 | 第36页 |
·调查内容的标准化 | 第36-38页 |
·调查过程的规范化 | 第38页 |
·试验调查阶段问卷设计 | 第38-45页 |
·试验调查阶段问卷整体框架体系 | 第38-39页 |
·试验调查阶段问卷个人基本资料模块问题设计 | 第39-40页 |
·试验调查阶段问卷职业状况模块问题设计 | 第40-42页 |
·试验调查阶段问卷流动状况模块问题设计 | 第42页 |
·试验调查阶段问卷的逻辑跳转关系 | 第42-44页 |
·试验调查阶段的调查问卷 | 第44页 |
·试验调查阶段问卷发放后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44-45页 |
·正式调查阶段问卷设计 | 第45-49页 |
·正式调查阶段问卷整体框架体系 | 第45页 |
·正式调查阶段问卷职业变动情况模块问题设计 | 第45-46页 |
·正式调查阶段问卷职业状况模块问题设计 | 第46-47页 |
·正式调查阶段问卷个人基本状况模块问题设计 | 第47-48页 |
·正式调查阶段问卷的逻辑跳转关系 | 第48-49页 |
·正式调查阶段调查问卷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预测模型技术方法 | 第50-58页 |
·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50-52页 |
·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简介 | 第50-51页 |
·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 第51-52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52-53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53-54页 |
·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 | 第54-56页 |
·SPSS统计软件概述 | 第54-55页 |
·SPSS统计软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陕西省博士毕业生工作地选择的预测 | 第58-72页 |
·陕西省博硕士人才存量及流动状况研究项目简介 | 第58-62页 |
·陕西省博硕士人才存量与流动状况研究项目来源 | 第58页 |
·陕西省博硕士人才存量与流动状况研究项目概况 | 第58页 |
·陕西省博硕士人才存量与流动状况研究调查问卷设计 | 第58-59页 |
·调查的主要分析结果 | 第59-62页 |
·博士毕业生工作地选择的影响因子 | 第62-67页 |
·影响博士毕业生工作地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62-64页 |
·影响因子的提取 | 第64-67页 |
·陕西省博士毕业生工作地选择的预测 | 第67-71页 |
·构建预测模型 | 第67-69页 |
·预测模型系数的确定 | 第69页 |
·陕西省博士毕业生工作地选择预测模型的检验 | 第69-70页 |
·陕西省博士毕业生工作地选择预测模型结论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趋势预测 | 第72-95页 |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职业状况调查简介 | 第72-77页 |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职业状况调查的项目来源 | 第72页 |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职业状况调查的项目概况 | 第72页 |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职业状况调查的主要分析结果 | 第72-77页 |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影响因子 | 第77-90页 |
·影响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因素 | 第77-79页 |
·工作满意度因子的提取 | 第79-82页 |
·城市满意度因子的提取 | 第82-85页 |
·综合满意度因子的提取 | 第85-88页 |
·流动预测模型中家庭因素自变量的选择与生成 | 第88-90页 |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趋势的预测 | 第90-94页 |
·构建预测模型 | 第90-91页 |
·预测模型系数的确定 | 第91-92页 |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趋势预测模型的检验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性预测成果应用分析 | 第95页 |
·各类科技人力资源满意度评价 | 第95页 |
·对各类科技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状况预测 | 第95页 |
·从企业角度建立企业员工流动预警模型 | 第95页 |
·预测模型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95-97页 |
·预测中存在的问题 | 第95-96页 |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 | 第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01-102页 |
附录 | 第102-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