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苏北沿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21页
     ·土壤有机碳第10-13页
       ·土壤有机碳的定义第10-11页
       ·土壤有机碳库的组成第11-12页
       ·影响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因素第12-13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第13-15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义第13-14页
       ·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性质的因素第14-15页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第15-20页
       ·溶解性有机质的源第16-18页
       ·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土壤易氧化碳第20-2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研究区概况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5页
     ·样地设置第23页
     ·土样采集第23-24页
     ·室内实验第24-25页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变化第26-32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第26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第26-27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第27-28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变化第28-29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第29-30页
   ·讨论第30-32页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动态第32-41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湿度的季节动态第32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季节动态第32-35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与季节动态第35-39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0~10 cm 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与季节动态第35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10~25 cm 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与季节动态第35-36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25~40 cm 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与季节动态第36-37页
     ·不同季节 WSOC 与 ROC 含量的相关性第37-39页
   ·讨论第39-41页
第五章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碳经济在句容市天王镇白沙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山茱萸种子形态及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