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论文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论文工作 | 第9页 |
·论文结构 | 第9-11页 |
第二章 VoIP 技术概述 | 第11-25页 |
·VoIP 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VoIP 系统的组成 | 第12-15页 |
·语音编码压缩技术 | 第15-16页 |
·VoIP 的控制信令技术 | 第16-21页 |
·基于H.323 协议的VoIP 信令技术 | 第16-18页 |
·基于SIP 协议的VoIP 信令技术 | 第18-20页 |
·SIP 协议与H.323 协议的比较 | 第20-21页 |
·VoIP 的QoS 保证技术 | 第21-23页 |
·VoIP 的实时传输技术 | 第23-25页 |
第三章 VoIP 语音模块的系统设计 | 第25-38页 |
·系统设计 | 第25页 |
·硬件设计 | 第25-30页 |
·VoIP 板卡体系结构 | 第25-26页 |
·可堆叠的VoIP 语音模块体系结构 | 第26页 |
·主要芯片介绍 | 第26-30页 |
·软件设计 | 第30-38页 |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 | 第31-33页 |
·VINETIC2CPE驱动程序设计 | 第33-36页 |
·可堆叠VoIP 语音模块的VINETIC2CPE驱动程序 | 第36-38页 |
第四章 UBoot引导系统 | 第38-46页 |
·UBoot简介 | 第38-39页 |
·UBoot的基本架构 | 第38页 |
·UBoot的工作方式 | 第38页 |
·UBoot的目录结构 | 第38-39页 |
·UBoot软件架构 | 第39-42页 |
·启动流程 | 第39-40页 |
·Flash 地址空间划分 | 第40页 |
·SDRAM 地址空间划分 | 第40-41页 |
·网卡的相关设置 | 第41-42页 |
·UBoot的移植 | 第42-44页 |
·针对CPU 的移植 | 第43页 |
·针对board 的移植 | 第43-44页 |
·UBoot编译与调试 | 第44-45页 |
·UBoot的基本操作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语音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6-80页 |
·语音通信流程 | 第46-50页 |
·语音通信流程概述 | 第46-47页 |
·建立连接 | 第47-50页 |
·语音通信 | 第50页 |
·断开连接 | 第50页 |
·自定义通信协议 | 第50-53页 |
·包格式 | 第51-52页 |
·板卡之间的通信协议 | 第52页 |
·板卡内部的通信协议 | 第52-53页 |
·板卡与管理PC 之间的通信协议 | 第53页 |
·用户态下的语音通信设计 | 第53-61页 |
·进程和线程简介 | 第54-55页 |
·查询方式 | 第55-58页 |
·信号方式 | 第58-61页 |
·自定义内核模块设计 | 第61-66页 |
·自定义内核模块概述 | 第63-64页 |
·摘挂机回调函数 | 第64-65页 |
·拨号回调函数 | 第65页 |
·语音回调函数 | 第65-66页 |
·语音模块的软件实现 | 第66-73页 |
·自定义内核模块的主循环体 | 第66-69页 |
·板卡信息表 | 第69-70页 |
·网卡驱动程序的修改 | 第70-73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73-78页 |
·板卡初始化 | 第73-75页 |
·VINETIC2CPE初始化 | 第75-77页 |
·自定义内核模块初始化 | 第77-78页 |
·自定义内核模块的加载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0-82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0页 |
·有待完善之处 | 第80-81页 |
·创新点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