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拟黑多刺蚁概述 | 第10-12页 |
·拟黑多刺蚁的品级与分工 | 第10页 |
·拟黑多刺蚁的生境与发育 | 第10-11页 |
·拟黑多刺蚁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1-12页 |
·CREB概述 | 第12-21页 |
·CREB的发现 | 第12页 |
·CREB的分子结构 | 第12-14页 |
·CREB家族 | 第14页 |
·CREB参与转录调控的作用机制及其功能的特异性 | 第14-18页 |
·CREB的生理功能 | 第18-20页 |
·CREB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拟黑多刺蚁CREB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1页 |
·CR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1-2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2章 拟黑多刺蚁CREB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3-53页 |
·材料 | 第23-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3-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常用的生物信息分析的相关软件及网站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37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5页 |
·拟黑多刺蚁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25-27页 |
·目的基因保守区域的获得 | 第27-32页 |
·CREB基因3'端的扩增(3'RACE) | 第32-33页 |
·CREB基因5'端的扩增(5'RACE) | 第33-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RNA抽提 | 第37页 |
·拟黑多刺蚁CREB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第37-41页 |
·拟黑多刺蚁CRE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拟黑多刺蚁CREB基因的克隆 | 第50-52页 |
·拟黑多刺蚁CRE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2-53页 |
第3章 拟黑多刺蚁CREB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53-68页 |
·试验材料 | 第53-55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53页 |
·主要工具酶和试剂 | 第53-54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4页 |
·主要仪器 | 第54-55页 |
·方法 | 第55-59页 |
·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CREB的构建 | 第55-56页 |
·目的基因ORF的制备 | 第56-57页 |
·目的基因与PGEX-5X-1载体大片段的连接 | 第57-58页 |
·重组质粒PGEX-5X-1/CREB的双酶切鉴定 | 第58页 |
·重组质粒插入片段的全序列测定 | 第58页 |
·重组质粒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 | 第58页 |
·诱导表达 | 第58-59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9-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表达质粒PGEX-5X-1的提取与双酶切鉴定 | 第60-61页 |
·CREB基因ORF的扩增与双酶切鉴定 | 第61页 |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和双酶切鉴定 | 第61-62页 |
·拟黑多刺蚁CR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62-63页 |
·目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8页 |
·表达系统及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64-66页 |
·影响融合蛋白表达的因素 | 第66-67页 |
·拟黑多刺蚁CREB的原核表达 | 第67-68页 |
第4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