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照存在的亮光--“性爱”与昆德拉的个体关怀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昆德拉的个体关怀意识 | 第11-25页 |
第一节 个体关怀意识在昆德拉小说创作中的彰显 | 第12-17页 |
一 、对塞万提斯遗产的竭力继承 | 第12-14页 |
二、重复性题材的个人情境化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昆德拉写作的背景 | 第17-21页 |
一、当下语境 | 第17-18页 |
二 、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其写作倾向的影响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昆德拉作品中的个体形象 | 第21-25页 |
一 、集权、流亡处境中的个体存在 | 第21-24页 |
二、 个体形象的主题词化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性爱--映照存在的亮光 | 第25-45页 |
第一节 昆德拉作品中的性爱 | 第25-30页 |
一、作为政治对立面的性爱 | 第25-28页 |
二、性爱-----映照人物的亮光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昆德拉作品中性的可能性 | 第30-44页 |
一、玩世不恭者的清醒----性放纵 | 第31-35页 |
二、进入世界的不可能----性压抑 | 第35-39页 |
三、对性二元对立的追问 | 第39-44页 |
1、灵与肉——对自我灵魂苦行僧般的追问 | 第39-40页 |
2、性与政治——永恒的对抗 | 第40-42页 |
3、性与历史——背叛的失落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悲悯的个体关怀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我们存在的可能性 | 第45-55页 |
第一节 飘渺的牧歌 | 第46-51页 |
一、昆德拉作品中的牧歌意象 | 第46-49页 |
1、大写的牧歌——人类的向往 | 第46-47页 |
2、个体的牧歌——灵魂的避难所 | 第47-49页 |
二、个体幸福的可能 | 第49-51页 |
第二节 怀疑和坚守的统一论者 | 第51-55页 |
一、虚无的怀疑论者 | 第51-53页 |
二、执着的坚守者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