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玉米耐旱数量性状(QTLs)的定位与分析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35页 |
·植物抗旱性的研究 | 第12-18页 |
·植物抗旱性机理研究 | 第12-13页 |
·植物生理生化与抗旱性 | 第13-16页 |
·抗旱性鉴定方法 | 第16-18页 |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8-24页 |
·亲本选配 | 第18-19页 |
·遗传标记的种类 | 第19-24页 |
·玉米的 QTL 分析 | 第24-30页 |
·QTL 定位群体 | 第24-25页 |
·作图群体类型及其特点 | 第24-25页 |
·QTL 定位方法 | 第25-27页 |
·影响 QTL 定位精确度的因素 | 第27-28页 |
·玉米相关性状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在抗性方面的研究应用 | 第28页 |
·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应用 | 第28-30页 |
·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MAS 在作物质量性状选择方面的应用 | 第30-31页 |
·基于作物 QTL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31-3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3-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供试材料 | 第35页 |
·亲本选择 | 第35页 |
·F_2 分离群体创建 | 第35页 |
·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 | 第35页 |
·F_5 家系耐旱性鉴定 | 第35-36页 |
·性状调查 | 第35-36页 |
·统计分析 | 第36页 |
·单株的 SSR 标记型鉴定 | 第36-40页 |
·F_2 单株 DNA 提取 | 第36-37页 |
·SSR 标记分析 | 第37-38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8-40页 |
·基因型记录 | 第40页 |
·SSR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0-41页 |
·建立数据库 | 第40-41页 |
·构建 SSR 连锁图谱 | 第41页 |
·QTL 检测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54页 |
·SSR 标记连锁图谱构建 | 第42-45页 |
·亲本间 SSR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第42页 |
·F_2 单株的 SSR 标记型鉴定 | 第42-45页 |
·F_5 作图群体标记连锁图谱构建 | 第45-47页 |
·表型分析 | 第47-49页 |
·田间数据采集 | 第47-48页 |
·耐旱相关性状的调查 | 第47页 |
·耐旱相关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F_(5:6)家系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耐旱相关性状的 QTL 检测 | 第49-54页 |
·产量性状的 QTL 检测 | 第49-51页 |
·株高性状的 QTL 检测 | 第51-52页 |
·穗位高性状的 QTL 检测 | 第52页 |
·ASI 性状的 QTL 检测 | 第52-53页 |
·结穗率性状的 QTL 检测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60页 |
·玉米耐旱性鉴定的田间管理与鉴定指标 | 第54-55页 |
·关于水分胁迫处理与耐旱性鉴定 | 第54-55页 |
·水分胁迫时间与生育期的关系 | 第54页 |
·干旱胁迫强度对耐旱性鉴定的影响 | 第54-55页 |
·相关性状在耐旱性鉴定中的作用 | 第55页 |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 | 第55-57页 |
·作图群体的类型 | 第55-56页 |
·标记偏分离的原因 | 第56页 |
·连锁图谱的标记密度 | 第56-57页 |
·耐旱性 QTL 在不同作图群体中的一致性 | 第57-58页 |
·通用耐旱 QTL | 第57页 |
·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 第57-58页 |
·耐旱性分子标记辅助改良 | 第58页 |
·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 第58-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