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局部腐蚀机理概述 | 第12-17页 |
·钝化膜的击穿 | 第12-15页 |
·亚稳态点蚀 | 第15-16页 |
·点蚀的生长 | 第16-17页 |
·电化学研究局部腐蚀技术 | 第17-19页 |
·传统电化学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原位电化学技术 | 第18-19页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简介 | 第19-27页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装置 | 第19-20页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 第20-21页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研究金属腐蚀中的应用 | 第21-2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27-2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二章 仪器及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电极、电解池及溶液 | 第34页 |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氯化物溶液中304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动电位极化研究 | 第36-44页 |
·304不锈钢的动电位极化行为 | 第36-38页 |
·与腐蚀反应有关的探针的动电位极化行为 | 第38-42页 |
·探针的稳态电流 | 第38-39页 |
·探针与基底间距对探针反应的影响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氯化物溶液中304不锈钢腐蚀行为的SECM研究 | 第44-55页 |
·不锈钢基体电位变化的影响 | 第44-46页 |
·基底保持开路电位 | 第44-45页 |
·基底保持活性溶解电位 | 第45页 |
·基底保持钝化电位 | 第45-46页 |
·探针电位变化的影响 | 第46-48页 |
·探针与基体间距的影响 | 第48-51页 |
·探针收集H_2 | 第48页 |
·探针氧化Fe~(2+)离子 | 第48-51页 |
·钝化时间对不锈钢钝化膜形成的影响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氯化物溶液中304不锈钢的点蚀行为研究 | 第55-66页 |
·与点蚀有关电化学活性的面扫描表征 | 第55-58页 |
·点蚀产物浓度的确定 | 第58-62页 |
·酸性氯化钠溶液中亚铁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 | 第58-59页 |
·304不锈钢点蚀发展过程的逼近曲线 | 第59-62页 |
·与溶液成分有关的点蚀机理的讨论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