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立题依据 | 第10-23页 |
·粗山羊草的起源与分布 | 第10页 |
·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10-11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粗山羊草与小麦育种 | 第20-22页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粗山羊草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3-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材料 | 第23-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粗山羊草的来源遗传多样性 | 第26-27页 |
·粗山羊草的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粗山羊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9-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SDS-PAGE亚基命名 | 第31页 |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粗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HMW-GS)遗传多样性 | 第31-33页 |
·粗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类型遗传多样性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粗山羊草高分子量遗传变异性丰富 | 第34页 |
·粗山羊草特殊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粗山羊草醇溶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6-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醇溶蛋白谱带的命名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粗山羊草标准醇溶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 第37-38页 |
·粗山羊草醇溶蛋白谱带型分析 | 第38-41页 |
·粗山羊草不同种间材料的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 | 第41页 |
·粗山羊草聚类分析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粗山羊草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丰富 | 第43-44页 |
·粗山羊草醇溶蛋白表现出相同的谱带 | 第44页 |
·粗山羊草醇溶蛋白不同产地,不同亚种间材料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粗山羊草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45-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供试材料 | 第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7页 |
·SSR引物的确定 | 第47页 |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SSR标记引物多样性分析 | 第47-48页 |
·SSR标记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8-49页 |
·粗山羊草的聚类分析 | 第49页 |
·讨论 | 第49-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4-58页 |
·粗山羊草农艺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第54页 |
·粗山羊草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丰富 | 第54-56页 |
·粗山羊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遗传多样性丰富 | 第54-55页 |
·粗山羊草醇溶蛋白(A-PAGE)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第55-56页 |
·粗山羊草在SSR水平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附件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