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东部近岸海域沉积动力学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24页 |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 ·烟台近海域沉积动力学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海洋动力和沉积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 ·海洋动力模型的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 ·近岸海洋泥沙运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沉积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进展 | 第17-20页 |
| ·ECOMSED 模型介绍 | 第20-2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1 研究区概况 | 第24-38页 |
| ·地理位置 | 第24页 |
| ·历史沿革 | 第24-26页 |
| ·水文条件 | 第26-31页 |
| ·潮汐 | 第26-27页 |
| ·波浪 | 第27-30页 |
| ·潮流 | 第30-31页 |
| ·气象资料 | 第31-33页 |
| ·地质地貌 | 第33-38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3页 |
| ·沉积物基本特征和分布范围 | 第33-34页 |
| ·地貌类型及特征 | 第34-38页 |
| 2 研究资料 | 第38-42页 |
| ·底质资料 | 第38-40页 |
| ·历史资料 | 第38页 |
| ·调查资料 | 第38-40页 |
| ·水深地形 | 第40-42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42-56页 |
| ·ECOMSED 模型简介 | 第42-45页 |
| ·潮流数值模型介绍 | 第45-46页 |
| ·基本方程 | 第45页 |
| ·边界条件 | 第45-46页 |
| ·泥沙输运模型介绍 | 第46-47页 |
| ·泥沙计算参数介绍 | 第47-56页 |
| ·床面剪切力 | 第47-49页 |
| ·泥沙再悬浮通量计算 | 第49-52页 |
| ·泥沙沉积通量计算 | 第52-54页 |
| ·泥沙床面处理 | 第54-56页 |
| 4 烟台东部近岸海域潮流场特征 | 第56-68页 |
| ·计算区域及地形水文资料 | 第56-57页 |
| ·潮流场结果验证 | 第57-59页 |
| ·大海域潮流数值模型及验证 | 第57-59页 |
| ·模拟潮流场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 ·大海域计算潮流场 | 第59-62页 |
| ·小海域计算潮流场 | 第62-66页 |
| ·水动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5 烟台东部近岸海域海底蚀淤变化数值模拟 | 第68-75页 |
| ·输入参数确定 | 第68页 |
| ·烟台附近海域蚀淤变化模拟 | 第68-71页 |
| ·养马岛海域连陆海堤拆除前、后蚀淤变化模拟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6 结论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存在问题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