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巴山冷杉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类型 | 第11-12页 |
| ·巴山冷杉恢复生态学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 ·巴山冷杉天然次生林更新状况 | 第12-13页 |
| ·20年前人工种植的巴山冷杉现状 | 第13页 |
| ·巴山冷杉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9页 |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第16-17页 |
| ·气候 | 第17页 |
| ·土壤状况 | 第17页 |
| ·植被状况 | 第17-18页 |
| ·生物多样性 | 第18-19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 ·样地选择与概况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 ·种群数量与结构的建立 | 第20-21页 |
| ·优势种选取及重要值计算 | 第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21-24页 |
| ·生命表的编制 | 第21页 |
| ·年龄结构图与存活曲线的绘制 | 第21页 |
|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第21-22页 |
| ·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计算方法 | 第21页 |
| ·种群分布与环境的相关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 ·总体关联性计算 | 第22页 |
| ·种间关联的计算 | 第22-23页 |
| ·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 第23-24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42页 |
| ·神农架巴山冷杉林的垂直结构及种类组成 | 第24-27页 |
| ·巴山冷杉林的垂直结构 | 第24-25页 |
| ·巴山冷杉林的种类组成 | 第25-26页 |
| ·讨论 | 第26-27页 |
| ·神农架巴山冷杉种群结构特征分析 | 第27-30页 |
| ·巴山冷杉种群生命表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 ·巴山冷杉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 第28页 |
| ·巴山冷杉种群存活曲线特征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0页 |
| ·神农架巴山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0-32页 |
| ·种群的分布格局 | 第30-31页 |
| ·种群分布与环境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 ·神农架巴山冷杉种群优势种的种间关联分析 | 第32-42页 |
| ·总体关联性分析 | 第32-34页 |
| ·2×2列联表的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 第34-40页 |
| ·巴山冷杉种群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 第34-36页 |
| ·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 | 第36-39页 |
| ·2×2列联表的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关系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2-46页 |
| ·结论 | 第42页 |
| ·讨论 | 第42-45页 |
| ·建议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
| 导师简介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