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设计的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和思路结构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思路结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6-33页 |
| ·广告与户外广告 | 第16-19页 |
| ·广告的概念 | 第16页 |
| ·户外广告 | 第16-17页 |
| ·户外广告的分类 | 第17-19页 |
| ·商业步行街与传统商业步行街 | 第19-24页 |
| ·商业步行街 | 第19-20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 | 第20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的分类 | 第20-21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的基本特征 | 第21-24页 |
| ·对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的认知 | 第24-31页 |
| ·古代商业步行街广告的发展 | 第24-27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的空间范围界定 | 第27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的形式特征 | 第27-29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的独特的区位优势 | 第29-31页 |
| ·传统的商业文化氛围优势 | 第29-30页 |
| ·传统的文娱活动优势 | 第30页 |
| ·旅游文化资源优势 | 第30-31页 |
| ·广告、招牌在传统商业步行街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南京夫子庙户外广告的现状调研及分析 | 第33-44页 |
| ·南京夫子庙的基本概况 | 第33-34页 |
| ·夫子庙商业街区户外广告的基本情况 | 第34-37页 |
| ·户外广告、招牌形式多样 | 第34-35页 |
| ·霓虹灯广告装点街道夜景 | 第35-36页 |
| ·广告与公共设施巧妙结合 | 第36页 |
| ·充分利用建筑立面 | 第36-37页 |
| ·现存问题 | 第37-39页 |
| ·问卷调查 | 第39-40页 |
| ·夫子庙商业街现存问题的客观原因 | 第40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归纳与思考 | 第40-44页 |
| ·缺乏艺术性的设计 | 第41页 |
|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 第41-42页 |
| ·缺乏与环境的协调 | 第42页 |
| ·缺乏对公益广告的重视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我国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设计的对策研究 | 第44-61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设计的总体原则 | 第44-47页 |
| ·美学原则 | 第44-45页 |
| ·整体协调原则 | 第45页 |
| ·特色延续原则 | 第45-46页 |
| ·弹性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的设计方法 | 第47-49页 |
| ·重视保护历史风貌 | 第48页 |
| ·挖掘传统商业文化特色 | 第48-49页 |
| ·体现时代感 | 第49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的设置方法 | 第49-52页 |
| ·整体框架的确定 | 第49-50页 |
| ·注意广告内容及形式的选择 | 第50页 |
| ·合理把握街道的节点 | 第50-51页 |
| ·运用信息点、线、面控制广告的位置 | 第51-52页 |
| ·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设计的艺术性要求 | 第52-56页 |
| ·注重设计创意 | 第52页 |
| ·色彩的处理 | 第52-53页 |
| ·材料的合理运用 | 第53-54页 |
| ·造型的选择 | 第54-55页 |
| ·照明的考虑 | 第55-56页 |
| ·广告与传统商业步行街空间要素关系的处理 | 第56-58页 |
| ·与沿街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 第56页 |
| ·对景观小品的利用 | 第56-57页 |
| ·对商业街道路面的利用 | 第57-58页 |
| ·建立完善的广告管理体系 | 第58-59页 |
| ·加强对公益广告的重视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对传统商业步行街广告设计的创新思考 | 第61-65页 |
| ·情景互动广告的可行性探索 | 第61-62页 |
| ·"绿色广告"概念的引入 | 第62-63页 |
|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 第63-65页 |
| 结语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