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一览表 | 第1-6页 |
第一部分:抗生素I03A-09792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 | 第6-29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0-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2-16页 |
1.菌株的发酵 | 第12页 |
2.检定菌(草分枝杆菌)的制备 | 第12页 |
3.生物检测 | 第12页 |
4.活性组分的提取分离 | 第12-14页 |
5.显色实验 | 第14页 |
6.活性组分的鉴定和结构解析 | 第14-15页 |
7.组分A的稳定性实验 | 第15页 |
8.活性组分的抗菌谱 | 第15-16页 |
实验结果 | 第16-26页 |
1.活性组分性质的初步判定 | 第16页 |
2.活性组分的分离 | 第16页 |
3.组分A的理化性质 | 第16-19页 |
4.组分A的结构鉴定 | 第19-23页 |
5.组分A的稳定性 | 第23页 |
6.组分B的理化性质 | 第23-25页 |
7.组分A和组分B的抗菌谱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灵发素对罗汉果继代苗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29-44页 |
中文摘要 | 第29-30页 |
ABSTRACT | 第30-31页 |
前言 | 第31-33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3-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1.培养基的配制 | 第35页 |
2.继代材料的准备 | 第35页 |
3.继代材料的培养与采集 | 第35页 |
4.计量与记录 | 第35-36页 |
5.组织中激素的提取 | 第36页 |
6.ELISA方法测定激素含量 | 第36-37页 |
7.激素含量的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1.LFS与6-BA对罗汉果再生植株形态建成的影响 | 第38-39页 |
2.LFS和6-BA对组织培养罗汉果不定根和不定芽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论文综述 | 第47-64页 |
附图 | 第6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