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用高温防氧化涂层制备及其性能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钛合金及其高温氧化 | 第9-11页 |
·钛资源及其钛合金分类 | 第9页 |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 | 第9-10页 |
·钛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 第10-11页 |
·高温防护技术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电弧离子镀技术 | 第11-12页 |
·磁控溅射技术 | 第12页 |
·离子注入技术 | 第12-13页 |
·等离子喷涂技术 | 第13页 |
·低氧压熔结涂层技术 | 第13-14页 |
·扩散渗铝技术 | 第14页 |
·玻璃-陶瓷涂层技术 | 第14-17页 |
·玻璃-陶瓷涂层的制备 | 第17-20页 |
·玻璃-陶瓷涂层的组成 | 第17-19页 |
·玻璃-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防氧化涂层的保护机理 | 第20-23页 |
·互熔反应型保护机理 | 第20-21页 |
·消耗反应型保护机理 | 第21-22页 |
·惰性熔模屏蔽型保护机理 | 第22-23页 |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选题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5-32页 |
·基体材料 | 第25页 |
·玻璃-陶瓷涂层的制备 | 第25-29页 |
·涂层组分的选择 | 第25-26页 |
·涂层的制备方法 | 第26页 |
·涂层的制备过程 | 第26-29页 |
·玻璃-陶瓷涂层防氧化性能的表征 | 第29-32页 |
·α 相污染层厚度检验 | 第29-30页 |
·热重(TG)热分析 | 第30页 |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30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0页 |
·电子探针(EPMA)分析 | 第30页 |
·涂层剥落性研究 | 第30-31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3 自剥落型涂层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 第32-47页 |
·序言 | 第32页 |
·涂层防氧化性能评价 | 第32-45页 |
·α相污染层厚度检验 | 第32-33页 |
·热重分析 | 第33-36页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36-37页 |
·涂层物相分析 | 第37-40页 |
·涂层的自剥落性 | 第40-42页 |
·涂层保护机理分析 | 第42-43页 |
·涂层对钛合金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非自剥落型涂层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 第47-57页 |
·序言 | 第47页 |
·涂层防氧化性能评价 | 第47-55页 |
·α相污染层厚度检验 | 第47-48页 |
·热重分析 | 第48-51页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51-52页 |
·涂层物相分析 | 第52-53页 |
·涂层的剥落性 | 第53-54页 |
·涂层对基体的玷污情况分析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5 涂层用新型粘结剂研究 | 第57-69页 |
·序言 | 第57页 |
·聚丙烯酸钠/硅酸钠粘结剂 | 第57-64页 |
·α相污染层厚度检验 | 第57-58页 |
·涂层的剥落性 | 第58-59页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59-61页 |
·TG/DTA热分析 | 第61-62页 |
·涂层物相分析 | 第62-64页 |
·硅烷偶联剂粘结剂 | 第64-68页 |
·相污染层厚度检验 | 第64-65页 |
·涂层的剥落性 | 第65页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65-67页 |
·TG/DTA热分析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