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土壤肥力的概念 | 第8-10页 |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10页 |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及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总体设计 | 第13-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总体设计 | 第14-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表征土壤肥力的光温指标研究 | 第17-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4页 |
·不同土壤肥力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 | 第18-20页 |
·不施肥处理下不同肥力土壤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施肥处理下不同肥力土壤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 | 第20页 |
·不同施肥量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的动态变化 | 第20-21页 |
·不同生育时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 第21-24页 |
·不同肥力土壤和不同施肥量下的玉米产量的方差分析 | 第21-22页 |
·不同生育时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表征土壤肥力的有效氮素养分指标研究 | 第25-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试验设计 | 第2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土壤微生量氮在玉米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规律 | 第27-28页 |
·土壤全氮在玉米生育期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微生物量氮的关系 | 第28-29页 |
·玉米氮素养分吸收量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及其与微生物量氮的关系 | 第29-30页 |
·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氮、籽粒含氮量的关系 | 第30页 |
·微生物量氮、碱解氮与有效氮素养分校正系数的关系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黔中地区旱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3-49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3页 |
·旱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体系的确立 | 第33-48页 |
·旱地土壤肥力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 第33-34页 |
·评价对象的选取 | 第33-34页 |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34页 |
·土壤肥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45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4-35页 |
·土壤肥力指标的选取 | 第35-36页 |
·土壤养分指标 | 第35页 |
·土壤理化性状 | 第35-36页 |
·土壤环境因素 | 第36页 |
·作物因素 | 第36页 |
·采样及指标值获取 | 第36-40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36-37页 |
·土壤样品的制备 | 第37-40页 |
·隶属度值的计算 | 第40-43页 |
·抛物线型曲线 | 第40页 |
·生长指数型曲线 | 第40-41页 |
·生长指数型曲线 | 第41-43页 |
·不同旱地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第44-45页 |
·不同作物下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黔中地区不同作物下的旱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第49-57页 |
·不同作物下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第49-56页 |
·不同作物下的土壤因素指数结果分析及分等 | 第49-51页 |
·不同作物下的旱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第51-56页 |
·不同作物下的旱地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数值分等 | 第51-53页 |
·不同作物下的旱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研究结果 | 第57-59页 |
·叶面积指数与作物光温指数、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 第57页 |
·土壤微生物量氮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研究 | 第57-58页 |
·黔中地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建立与应用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