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地幔热柱活动与贞丰水银洞金矿床形成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Summary | 第8-12页 |
| 第一章:绪论 | 第12-18页 |
| ·本项研究的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14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本项研究内容和方案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 | 第14页 |
| ·本次研究工作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5-18页 |
| 第二章: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特征 | 第18-24页 |
| ·地幔柱理论的起源与演化 | 第18-21页 |
| ·地幔柱理论及其起源 | 第18-20页 |
| ·幔柱构造的三层次构造 | 第20-21页 |
| ·峨眉地幔热柱的活动特征 | 第21-24页 |
|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特征 | 第21-22页 |
|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的地质效应 | 第22-24页 |
| 第三章: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区域地质背景 | 第24-37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24页 |
| ·区域地层 | 第24-27页 |
| ·区域地层 | 第24-26页 |
| ·区域含金层序 | 第26-27页 |
| ·区域构造 | 第27-31页 |
| ·区域表层构造 | 第27-29页 |
| ·区域深大断裂 | 第29-31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31-33页 |
| ·区域岩浆岩简介 | 第31-32页 |
| ·峨眉山玄武岩特征 | 第32-33页 |
| ·区域地热异常 | 第33-35页 |
| ·峨眉地幔热柱隆起与古地理变化 | 第35-37页 |
| 第四章: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 | 第37-46页 |
| ·赋矿地层及岩石 | 第37-38页 |
| ·矿体特征 | 第38-40页 |
| ·矿石特征 | 第40-46页 |
| ·矿石 | 第41页 |
| ·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 | 第41-45页 |
| ·围岩蚀变特征 | 第45-46页 |
| 第五章: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水银洞金矿成因初探 | 第46-61页 |
| ·晚古生代蛾眉地幔热柱活动的成矿贡献 | 第46-56页 |
| ·成矿物质来源 | 第46-51页 |
| ·含矿建造形成及金的初步富集 | 第51-53页 |
| ·成矿流体形成 | 第53-56页 |
| ·中生代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的成矿贡献 | 第56-61页 |
| ·幔柱构造活动对矿区成矿构造影响 | 第56-57页 |
| ·水银洞金矿成因机理 | 第57-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附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