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一般病证论文--中风论文

缺血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医证候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调研第13-27页
 第一节 中风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动态演变研究概况第13-20页
  1 证候概念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2 中风病的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第15-17页
  3 中风病的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第17-18页
  4 总结第18-20页
 第二节 中风病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概况第20-27页
  1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时间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第20页
  2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地域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第20-21页
  3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体质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第21页
  4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人口学资料的相关性研究第21-22页
  5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既往史和伴发病的相关性研究第22页
  6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第22-24页
  7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基因的相关性研究第24-25页
  8 总结第25-27页
第二部分 临床证候调查第27-49页
 临床资料第28-35页
  1 研究背景第28页
  2 研究目的第28页
  3 研究对象第28-32页
  4 研究方法第32-35页
 结果第35-47页
  1 一般临床资料的研究第35-38页
  2 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研究第38-43页
  3 中医证候要素的组合情况研究第43-47页
 讨论第47-49页
  1 本研究受试者的特点第47页
  2 气虚血瘀是主要的证候表现第47-48页
  3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受试者的证候分布基本一致第48页
  4 证候组合集中于单一证候和二证并见第48-49页
第三部分 证候相关因素研究第49-84页
 临床资料第50-53页
  1 研究目的第50页
  2 研究对象第50-51页
  3 观察指标第51-52页
  4 观察时点第52页
  5 统计分析方法第52-53页
 结果第53-80页
  1 中医证候要素与受试者年龄的相关分析第53-55页
  2 中医证候要素与受试者性别的相关分析第55-58页
  3 中医证候要素与病期的相关分析第58-59页
  4 中医证候要素与地区因素的相关分析第59-67页
  5 中医证候要素与受试者既往史的相关分析第67-70页
  6 影响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因素的筛选分析第70-72页
  7 中医证候要素相互之间的相关分析第72-77页
  8 缺血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医证候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分析第77-80页
 讨论第80-84页
  1 年龄因素与血瘀证存在相关性第80页
  2 气虚证的构成比存在性别差异第80-81页
  3 内火证和血瘀证的分布明显受地区因素的影响第81-82页
  4 病期、既往史与证候要素间无明显相关性第82页
  5 各证候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第82-83页
  6 血液白介素-1β含量与缺血中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第83-84页
结语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附录第91-112页
 附录1:AHA/ASA卒中定义第91页
 附录2: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疾病诊断标准第91-92页
 附录3:《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基线筛查"部分第92-108页
 附录4:《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第108-112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三芪口服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下一篇:救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