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松针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松科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 松科植物种属及分布 | 第11页 |
2 松科植物的药用价值 | 第11-12页 |
·松花 | 第11页 |
·松实 | 第11页 |
·松根 | 第11-12页 |
·松节 | 第12页 |
·松针 | 第12页 |
3 松针的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雪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 化学成分 | 第13-20页 |
·挥发油 | 第13-15页 |
·雪松木材中的挥发油 | 第13-15页 |
·雪松种子中的挥发油 | 第15页 |
·雪松枝叶中的挥发油 | 第15页 |
·萜类化合物 | 第15-18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8页 |
·木脂素类化合物 | 第18-19页 |
·脂肪酸 | 第19-20页 |
·其它成分 | 第20页 |
2 药理活性 | 第20-21页 |
·解痉活性 | 第20页 |
·镇痛抗炎活性 | 第20页 |
·抗癌活性 | 第20-21页 |
·抗菌活性 | 第21页 |
·抗自由基氧化活性 | 第21页 |
·抗真菌活性 | 第21页 |
·抗病毒作 | 第21页 |
·其它活性 | 第21页 |
3 结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1 立体依据 | 第23-24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3 意义 | 第24-25页 |
第四章 雪松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第25-3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5页 |
2 方法 | 第25-26页 |
·雪松松针挥发油的制备 | 第25页 |
·气相色谱条件 | 第25页 |
·质谱条件 | 第25-26页 |
·分析测定 | 第26页 |
3 结果 | 第26-34页 |
·松针挥发油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 第26页 |
·雪松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 | 第26-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雪松松针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选 | 第36-4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6-41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36页 |
·提取溶媒的选择 | 第36-37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7-38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38页 |
·正交实验 | 第38-39页 |
·因素水平设计 | 第38页 |
·提取方法 | 第38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8-39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9-40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40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0页 |
·加样回收率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第七章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48-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