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时空演变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7页
第一章 碳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3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0页
     ·国外碳汇理论研究第18-19页
     ·国内碳汇理论研究第19-20页
   ·研究成果第20-24页
     ·碳失汇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第20-21页
     ·农田生态系碳循环研究第21-23页
     ·土壤有机碳研究第23-24页
   ·农田生态系统及其碳循环的主要特征研究第24-30页
     ·碳源/汇与碳固存第24-26页
     ·农田生态系统及其碳源/汇特征研究第26-27页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机制研究第27-28页
     ·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措施第28-30页
   ·当前国内外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第30-31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第31-3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32-38页
   ·研究区概况第32-36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6-38页
第三章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估算第38-51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的固碳潜力估算的原理第38-39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的固碳现状第39-42页
     ·土壤固碳速率的计算方法第39-40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的固碳现状的估算第40-42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分析第42-45页
     ·农田土壤碳库的固碳潜力第42-43页
     ·农田土壤碳库新的稳定状态第43-45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第45页
   ·河西绿洲土壤碳库的分布格局第45-49页
     ·河西土壤有机碳密度第46-47页
     ·河西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估算第51-68页
   ·农田生态系统 CO2汇的理论模型第51-52页
   ·河西绿洲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第52-61页
     ·河西绿洲区主要农作物碳吸收估算分析第53-54页
     ·作物生态系统CO2源/汇关系分析第54-58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时空变化分析第58-61页
   ·河西绿洲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第61-66页
     ·河西绿洲农田管理情景构建第61-62页
     ·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方法第62-63页
     ·河西绿洲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分析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汇的影响研究第68-83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第69-74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69-71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第71-74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特征第74-76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第74-75页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中的碳储量第75-76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第76-81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源/汇第76-79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碳源/汇转化第79-81页
   ·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评价第83-90页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服务功能的经济学特征第83-85页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理论估算第85-86页
     ·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第85页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经济效益估算第85-86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经济效益估算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七章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及潜力研究第90-104页
   ·影响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的因素分析第90-95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与潜力分析第95-98页
   ·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选择的准则和效益评价第98-99页
   ·当前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第99-100页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的战略措施第100-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八章 结果与讨论第104-108页
   ·结论第104-106页
   ·讨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31页
作者简介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农田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贯叶连翘提取物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