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刘沧诗歌的分类及其主题取向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纵览千年、古今感喟的咏史怀古诗 | 第12-16页 |
一、"搅碎古今巨细,入其兴会"——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 | 第12-14页 |
二、"诗胆大于天"——针砭荒淫暴虐,揭示历史教训 | 第14-15页 |
三、"寒潮欲上浮萍藻,寄荐三闾情自哀"——洒感伤同情泪,抒忧愤失意情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送亲别友、抒发自身感喟的抒怀诗 | 第16-20页 |
一、失意愤懑的赠友诗 | 第17-19页 |
二、凄凉伤感的咏怀诗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偶将心地向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消极避世的隐逸诗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刘沧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22-36页 |
第一节 清丽浑成的艺术风格 | 第22-28页 |
一、清阔孤苦的诗歌韵味 | 第22-24页 |
二、寂寞感伤的情感基调 | 第24-27页 |
三、宏微结合的审美视野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凄清寒凉的诗歌意象 | 第28-32页 |
一、时空流转的意象群 | 第28-29页 |
二、孤寒古老的意象群 | 第29-32页 |
第三节 纯熟的律诗艺术 | 第32-36页 |
一、偶对工整精切 | 第32-34页 |
二、结构严谨整密,韵律和谐富于变化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刘沧诗风形成的原因探讨 | 第36-42页 |
第一节 由"一塌糊涂"的黑暗现实所构成的创作背景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在唐末特定诗风的沐浴滋养下绽放的现实奇葩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在起伏的人生中追求平和的生命态度 | 第39-42页 |
一、晚唐科考的流弊之害 | 第39-40页 |
二、江湖魏阙之间痛苦的徘徊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