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佚文整理和异文甄别 | 第12-31页 |
第一节 汪本和李本辑校的对比和作者思想矛盾性的体现 | 第12-16页 |
一、汪本和李本辑校的对比 | 第12-14页 |
二、作者思想矛盾性的体现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同一篇目的文字差异分析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汪本和李本注释文字的辨析 | 第18页 |
一、袁釰 | 第18页 |
二、麋竺 | 第18页 |
三、卢充 | 第18页 |
第四节 归属于《搜神记》抑或《搜神后记》的作品的考证 | 第18-21页 |
一、吴猛 | 第18-20页 |
二、丁令威 | 第20页 |
三、张然 | 第20-21页 |
四、阿香 | 第21页 |
第五节 补佚作品的整理分析 | 第21-31页 |
第二章 女性题材故事的承传流变 | 第31-35页 |
第一节 仙人情感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孝妇冤情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同类志怪小说题材的辨证 | 第35-39页 |
第一节 《搜神记》与其它同类志怪小说内容的关系 | 第35-37页 |
一、琴高 | 第35页 |
二、陈宝祠 | 第35页 |
三、陶安 | 第35页 |
四、彭祖 | 第35-36页 |
五、营陵道人 | 第36页 |
六、费长房 | 第36页 |
七、宗定伯 | 第36页 |
八、赤松子 | 第36页 |
九、偓佺 | 第36页 |
十、王子乔 | 第36-37页 |
十一、彭祖 | 第37页 |
十二、祝鸡翁 | 第37页 |
第二节 《搜神记》的独特成就 | 第37-39页 |
一、钩弋夫人 | 第37-38页 |
二、谢端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