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20页 |
引言 | 第20-31页 |
1 牛黄的分类 | 第20-22页 |
·人工牛黄 | 第21页 |
·培植牛黄 | 第21-22页 |
2 牛黄的药理作用 | 第22-24页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22页 |
·对心血管及循环系统的作用 | 第22页 |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 第22页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第22-23页 |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第23页 |
·抗炎抗过敏作用 | 第23页 |
·抗病原微生物及抗肿瘤作用 | 第23页 |
·牛黄毒性 | 第23-24页 |
3. 牛黄形成机理 | 第24-30页 |
·牛黄形成过程 | 第24页 |
·细菌在牛黄形成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牛黄基质 | 第25-26页 |
·金属离子 | 第26-27页 |
·促成核效应蛋白 | 第27-30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试验一 耐胆汁大肠杆菌的驯化及牛羊胆汁蛋白质电泳分析 | 第31-40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1-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5页 |
·耐胆汁大肠杆菌的驯化 | 第33-34页 |
·菌种的复苏 | 第33页 |
·菌种的驯化 | 第33-34页 |
·菌种的检验 | 第34页 |
·驯化后菌种的扩增和计数 | 第34页 |
·新鲜牛胆汁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 第34-35页 |
·样品处理 | 第34-35页 |
·SDS-PAGE 凝胶的准备 | 第35页 |
·电泳跑胶 | 第35页 |
·凝胶的染色与脱色 | 第35页 |
·凝胶的分析 | 第35页 |
3 结果 | 第35-38页 |
·驯化后大肠杆菌纯度和活力的观察 | 第35-36页 |
·新鲜牛羊胆汁蛋白质的电泳分析结果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耐胆汁大肠杆菌的驯化 | 第38-39页 |
·胆汁蛋白质电泳分析 | 第39-40页 |
试验二 胆汁辐照灭菌的辐照条件及辐照前后胆汁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40-48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1页 |
·Ca~(2+)测定试剂的配制 | 第41页 |
·胆红素测定试剂的配制 | 第41页 |
2 方法 | 第41-43页 |
·胆汁的处理和分组 | 第41页 |
·胆汁的辐照 | 第41-42页 |
·胆汁辐照的灭菌效果观察 | 第42页 |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准备 | 第42页 |
·胆汁的细菌计数 | 第42页 |
·辐照后胆汁总蛋白的测定 | 第42页 |
·辐照后胆汁胆红素的测定 | 第42-43页 |
·辐照后胆汁Ca~(2+)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3 结果 | 第43-47页 |
·辐照后胆汁的细菌计数结果 | 第43-44页 |
·辐照后胆汁总蛋白、胆红素、Ca~(2+)浓度 | 第44页 |
·电泳结果 | 第44-47页 |
4 讨论 | 第47-48页 |
·辐照灭菌的效果 | 第47页 |
·辐照后胆汁总蛋白、胆红素、Ca~(2+)浓度影响 | 第47页 |
·辐照对胆汁蛋白成分的影响 | 第47-48页 |
试验三 牛羊胆汁CONABP 的提取及其电泳分析 | 第48-53页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8-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9-50页 |
2 方法 | 第50-51页 |
·牛、羊胆汁ConABP 的提取 | 第50页 |
·胆汁的处理 | 第50页 |
·层析过程 | 第50页 |
·ConABP 的回收 | 第50页 |
·牛(羊)胆汁ConABP 的SDS-PAGE 分析 | 第50-51页 |
3 结果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3页 |
试验四 牛黄发生器内成黄过程中牛胆汁CONABP、总蛋白、胆红素、钙离子含量的变化 | 第53-65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主要仪器 | 第53-54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4页 |
2 方法 | 第54-55页 |
·牛黄发生器内大肠杆菌促成黄试验 | 第54页 |
·牛胆汁的准备 | 第54页 |
·促成黄菌的准备 | 第54页 |
·牛黄发生器的准备 | 第54页 |
·胆汁的注入 | 第54页 |
·促成黄菌的注入 | 第54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54页 |
·牛黄发生器内β-G 酶促成黄试验 | 第54页 |
·样品的牛黄小颗粒观察 | 第54页 |
·胆汁总蛋白、胆红素、Ca~(2+)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发生器样品胆汁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 第55页 |
3 结果 | 第55-61页 |
·成核时间的观察 | 第55页 |
·牛胆汁牛黄发生期内成黄过程中牛黄核的数量变化 | 第55页 |
·不同时间牛黄核可视表面积的变化 | 第55-56页 |
·总蛋白含量的检测 | 第56-57页 |
·不同时间胆汁总胆红素含量的测定 | 第57-59页 |
·胆汁Ca~(2+)含量的测定 | 第59-60页 |
·成黄过程中胆汁ConABP 比例的测定 | 第60-61页 |
4 讨论 | 第61-65页 |
·牛黄发生器内胆汁的成黄效果 | 第61-62页 |
·细菌组 | 第61-62页 |
·酶组 | 第62页 |
·发生器胆汁总蛋白的含量变化 | 第62-63页 |
·细菌组胆汁总蛋白含量变化 | 第62-63页 |
·酶组胆汁总蛋白的含量变化 | 第63页 |
·发生器胆汁胆红素的含量变化 | 第63页 |
·发生器内胆汁Ca2+的含量变化 | 第63-64页 |
·发生器内胆汁ConABP 比例的变化 | 第64-65页 |
试验五 羊胆囊内成黄过程中羊胆汁CONABP、总蛋白、胆红素、钙离子含量的变化 | 第65-83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5页 |
·试验材料 | 第65页 |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65页 |
2 方法 | 第65-68页 |
·羊胆囊内大肠杆菌促成黄试验 | 第65-67页 |
·促成黄菌的准备 | 第65-66页 |
·试验动物的准备 | 第66-67页 |
·促成黄菌的注入和胆汁样品的采集 | 第67页 |
·羊胆囊内异物促成黄试验 | 第67页 |
·试验动物分组 | 第67页 |
·试验羊胆囊插管术 | 第67页 |
·样品的牛黄小颗粒观察 | 第67页 |
·胆汁总蛋白、胆红素、Ca~(2+)浓度测定和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 第67-68页 |
3 结果 | 第68-80页 |
·羊胆囊内成黄过程中羊黄核的密度变化 | 第68-69页 |
·细菌促成黄试验羊黄核的密度变化 | 第68页 |
·异物性胆囊炎促成黄试验羊黄核的密度变化 | 第68-69页 |
·不同时间牛黄核可视表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观察 | 第69-71页 |
·细菌促成黄试验羊黄核可视表面积的变化 | 第69-70页 |
·异物性胆囊炎促成黄试验羊黄核可视表面积的变化 | 第70-71页 |
·总蛋白含量的检测 | 第71-73页 |
·促成黄菌促成黄试验羊胆汁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71-72页 |
·异物性胆囊炎促成黄试验羊胆汁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72-73页 |
·不同时间胆汁总胆红素含量的测定 | 第73-75页 |
·促成黄菌促成黄试验羊胆汁胆红素含量的变化 | 第73-74页 |
·异物性胆囊炎促成黄试验羊胆汁胆红素含量的变化 | 第74-75页 |
·胆汁Ca~(2+)含量的测定 | 第75-78页 |
·促成黄菌促成黄试验羊胆汁Ca~(2+)含量的变化 | 第76-77页 |
·异物性胆囊炎促成黄试验羊胆汁Ca~(2+)的含量的变化 | 第77-78页 |
·成黄过程中胆汁ConABP 占总蛋白的比例的测定 | 第78-80页 |
·促成黄菌促成黄试验羊胆汁ConABP 占总蛋白的比例的变化 | 第78-79页 |
·异物性胆囊炎促成黄试验羊胆汁ConABP 占总蛋白的比例的变化 | 第79-80页 |
4 讨论 | 第80-83页 |
·羊胆囊内成黄的效果 | 第80页 |
·羊胆囊内胆汁成黄过程中胆汁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80-81页 |
·羊胆囊内成黄过程中胆汁胆红素含量的变化 | 第81页 |
·羊胆囊内胆汁成黄过程中胆汁钙离子含量的变化 | 第81页 |
·羊胆囊内成黄过程中胆汁ConABP 占总蛋白比例的变化 | 第81-83页 |
试验六 羊胆囊内植入异物成黄试验胆囊壁组织结构的观察 | 第83-89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83-84页 |
·试验材料 | 第83页 |
·主要试剂 | 第83页 |
·主要仪器 | 第83-84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84页 |
2 方法 | 第84-85页 |
·异物植入和胆囊壁的采集 | 第84页 |
·石蜡组织切片制作 | 第84-85页 |
·水洗 | 第84页 |
·脱水 | 第84页 |
·透明 | 第84-85页 |
·浸蜡与包埋 | 第85页 |
·切片 | 第85页 |
·烤片 | 第85页 |
·染色 | 第85页 |
·封片保存 | 第85页 |
·显微镜观察 | 第85页 |
3 结果 | 第85-87页 |
·实验前正常胆囊壁的结构 | 第85-86页 |
·异物植入后胆囊壁组织结构的变化 | 第86-87页 |
4 讨论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7页 |
附录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