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臭氧浓度增高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臭氧对小麦影响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臭氧浓度设置梯度 | 第12-13页 |
·臭氧对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13-15页 |
·臭氧浓度增高对小麦源的影响 | 第15-18页 |
·对小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 第16-17页 |
·对小麦叶片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臭氧浓度增高对小麦库的影响 | 第18-20页 |
·对小麦茎穗数和籽粒数的影响 | 第18-19页 |
·对小麦籽粒内含物的影响 | 第19-20页 |
·臭氧浓度增高对小麦营养特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3-24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55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第26-35页 |
·O_3 胁迫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麦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第28-30页 |
·O_3 胁迫对小麦茎蘖动态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 第30-32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粒重形成的影响 | 第32-35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籽粒灌浆历期和平均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灌浆动态的影响 | 第33-34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O_3 胁迫对小麦源的影响 | 第35-48页 |
·O_3 胁迫对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 第35-37页 |
·O_3 胁迫小麦花后主茎冠层叶面积的影响 | 第35-36页 |
·O_3 胁迫对小麦LAI 动态的影响 | 第36-37页 |
·O_3 胁迫对小麦SPAD 值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O_3 胁迫对小麦花后剑叶SPAD 值的影响 | 第37-38页 |
·O_3 胁迫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动态的影响 | 第38-41页 |
·O_3 胁迫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和株高的影响 | 第41-43页 |
·O_3 胁迫对小麦潜在源的影响 | 第43-44页 |
·O_3 胁迫对小麦植物营养特性的影响 | 第44-48页 |
·O_3 胁迫对小麦N 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第44-46页 |
·O_3 胁迫对小麦N 积累量动态的影响 | 第44页 |
·O_3 胁迫对小麦N 效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第46-47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磷素积累量动态的影响 | 第46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磷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籽粒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O_3 胁迫对库的影响 | 第48-52页 |
·O_3 胁迫对小麦单位面积库容数、最大籽粒体积、最大籽粒鲜重的影响 | 第48-49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籽粒体积动态的影响 | 第49-50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籽粒鲜重动态的影响 | 第50-51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O_3 胁迫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O_3 胁迫对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52页 |
·O_3 胁迫对小麦源库协调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O_3 胁迫对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 第52-53页 |
·O_3 胁迫对饱满指数的影响 | 第53-55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5-60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FACE 条件下臭氧浓度增高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FACE 条件下臭氧浓度增高对小麦源的影响 | 第56-57页 |
·FACE 条件下臭氧浓度增高对小麦库和籽粒内含物的影响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