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基于城市设计下的建筑管控方法探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3页
1 绪论第13-21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城市特色危机现象严重第13-14页
     ·城市设计面临的现实困境第14-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城市特色多元化第15-16页
     ·技术手段与法制化建设第16-17页
   ·论文研究的范畴和视角第17-18页
     ·研究范畴第17页
     ·研究视角第17-18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论文的逻辑与框架建构第18-21页
2 城市设计与建筑管控的基础理论分析第21-41页
   ·城市设计概念阐释第21-26页
     ·城市设计的定义第21-23页
     ·城市设计的分类第23-25页
     ·按管理层次划分的城市设计第25-26页
   ·城市设计与建筑管控的联系和作用第26-28页
     ·城市设计的研究转变第26-27页
     ·相互的联系与作用第27-28页
     ·建筑管控的阐释第28页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8-33页
     ·核心概念辨析第28-31页
     ·相关的理论基础第31-33页
   ·国内外研究评析第33-40页
     ·美国的研究第33-34页
     ·日本的研究第34-35页
     ·英国的研究第35-36页
     ·分析与总结第36-37页
     ·中国的研究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基于城市设计下的建筑管控方式第41-52页
   ·管控原则第41-42页
     ·整体与重点并重第41页
     ·刚性与弹性相济第41页
     ·深度与广度适宜第41-42页
   ·管控性质第42-44页
     ·间接性第42-43页
     ·动态性第43页
     ·实践性第43-44页
   ·管控手段第44-45页
     ·控制第44页
     ·引导第44页
     ·激励第44-45页
   ·管控成果形式第45-47页
     ·设计政策第45页
     ·设计导则第45-46页
     ·设计图纸第46页
     ·分阶段的设计成果第46-47页
   ·管控评价标准第47-49页
     ·城市设计实效结果评价第47-48页
     ·城市设计实践过程评价第48-49页
   ·管控要素分类及依据第49-51页
     ·不同强度要素第49页
     ·不同阶段要素第49-51页
     ·不同维度要素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基于城市设计下的建筑管控要素第52-72页
   ·影响城市形态环境的管控要素及意义第52-58页
     ·建筑平面布局第52-55页
     ·建筑边界第55-57页
     ·建筑体量第57页
     ·建筑形式第57-58页
   ·“强制性”管控因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第58-64页
     ·容积率第58-59页
     ·建筑密度第59-60页
     ·建筑限高第60-62页
     ·建筑间距第62-63页
     ·建筑后退红线第63-64页
   ·“指导性”管控因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第64-71页
     ·建筑布局第64-65页
     ·建筑边界尺度第65-66页
     ·建筑色彩与材质第66-68页
     ·建筑风格第68-69页
     ·建筑细部第69-70页
     ·建筑体量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综合性建筑管控策略的实践第72-109页
   ·综合要素策略研究——深圳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与建筑管控的经验第72-82页
     ·深圳市城市设计的理论建构第72-73页
     ·深圳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中的建筑管控策略第73-79页
     ·管控实施效果和评价第79-82页
   ·成都市城市设计与建筑管控实践第82-88页
     ·成都市城市设计编制现状第83-85页
     ·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第85-87页
     ·成都市城市设计与管理衔接的经验和启示第87-88页
   ·探索与实践——彭水县总体城市设计与建筑管控第88-108页
     ·现状风貌要素分析第89-96页
     ·总体城市设计的建筑管控第96-105页
     ·彭水城市设计的思考第105-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6 结论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附录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流域城市住宅建筑遮阳评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山地城市梯道空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