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信任、信任模型及信任管理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信任相关理论及知识 | 第18-25页 |
·信任的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信任 | 第18页 |
·信任的分类 | 第18-19页 |
·信任关系的性质 | 第19-20页 |
·信任的评价 | 第20-21页 |
·直接信任评价 | 第20页 |
·推荐信任评价 | 第20-21页 |
·几种典型模型的信任量化机制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交易标的额的信任评估模型 | 第25-36页 |
·模型的定义和表示 | 第25-26页 |
·模型基本假设及思想 | 第26-28页 |
·基本假设 | 第26页 |
·模型基本思想 | 第26-28页 |
·信任值的量化机制 | 第28-32页 |
·直接信任值的计算 | 第29-30页 |
·间接信任值的计算 | 第30-31页 |
·综合信任值的计算 | 第31-32页 |
·动态信任闽值设定 | 第32-33页 |
·模型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模型准确性分析 | 第33-34页 |
·模型有效性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灰色理论及多QoS属性的综合信任评价模型 | 第36-49页 |
·问题提出 | 第36-37页 |
·灰色系统理论相关概念 | 第37-38页 |
·灰色系统理论的特性 | 第37页 |
·灰元、灰数与灰类 | 第37-38页 |
·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 第38页 |
·基于多QoS属性的信任机制 | 第38-40页 |
·基于灰色理论的综合信任评估 | 第40-46页 |
·直接信任值评估 | 第41页 |
·综合信任评价 | 第41-45页 |
·实例分析 | 第45-46页 |
·实验仿真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灰预测的信任评估模型 | 第49-56页 |
·相关工作 | 第49页 |
·灰预测基本概念 | 第49-50页 |
·GM(1,1)模型 | 第49-50页 |
·灰色预测 | 第50页 |
·信任评估中的灰预测模型 | 第50-54页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51页 |
·信任值的灰预测 | 第51-52页 |
·模型检验 | 第52-53页 |
·信任数据的更新 | 第53-54页 |
·实例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全文总结 | 第56页 |
·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