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中英文对照词表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5页 |
1 材料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2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2-13页 |
2 方法 | 第13-14页 |
·动物实验方法 | 第13页 |
·临床应用方法 | 第13-14页 |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14页 |
·观测指标 | 第14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结果 | 第15-21页 |
1 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 第15-18页 |
·射频治疗后猪甲状腺内毁损灶肉眼观 | 第15页 |
·射频治疗后猪甲状腺内毁损灶镜下观 | 第15-16页 |
·射频治疗后猪甲状腺内毁损范围测量结果 | 第16-18页 |
·射频时间与毁损范围的关系 | 第17页 |
·射频功率与毁损范围的关系 | 第17-18页 |
2 临床初步应用研究结果 | 第18-21页 |
·射频治疗后切除的甲状腺内毁损灶肉眼观 | 第18页 |
·射频治疗后切除的甲状腺内毁损灶镜下观 | 第18-19页 |
·射频治疗后切除的甲状腺内毁损范围测量结果 | 第19-20页 |
·患者情况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24页 |
1 影响 RFA 有效范围的主要因素 | 第21-22页 |
·射频治疗仪的频率 | 第21页 |
·射频针尖端暴露电极的长度 | 第21页 |
·射频功率 | 第21-22页 |
·射频治疗持续的时间 | 第22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22页 |
2 甲状腺实质性病变 RFA 治疗的安全性 | 第22页 |
3 RFA 用于治疗甲状腺实质性病变的优点及适应症 | 第22-23页 |
4 经皮穿刺 RFA 治疗甲状腺实质性病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第23页 |
5 展望 | 第23-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文献综述 | 第28-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作者简介 | 第35-3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