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载感应电机效率优化与软起动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感应电机调压调速控制方法 | 第15-17页 |
| ·驱动系统冲击抑制 | 第17-18页 |
| ·感应电机能量效率优化 | 第18-19页 |
| ·软起动控制策略 | 第19-21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 第2章 晶闸管驱动感应电机系统平台建立 | 第22-49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驱动系统调压原理分析 | 第22-26页 |
| ·相位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 ·软件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24-25页 |
| ·实验平台的建立 | 第25-26页 |
| ·驱动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 第26-36页 |
| ·触发角α作为控制参量的开环控制方法 | 第26-27页 |
| ·关断角γ作为控制参量的闭环控制方法 | 第27-31页 |
| ·可控的功率因数角? 作为控制参量的闭环控制方法 | 第31-36页 |
| ·驱动系统冲击抑制和能耗优化 | 第36-47页 |
| ·基于时间域建模法的缓冲电路参数设计 | 第37-41页 |
|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缓冲电路参数设计 | 第41-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3章 基于凸集寻优的电机能耗和效率优化 | 第49-69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功率因数和效率性能指标的提出 | 第49-54页 |
| ·感应电机的功率和效率方程 | 第49-50页 |
| ·性能指标的建立 | 第50-54页 |
| ·基于凸集寻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优化控制策略 | 第54-68页 |
| ·负载率对能耗和效率指标的影响 | 第54-56页 |
| ·优化能耗和效率性能指标 | 第5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感应电机软起动控制方法 | 第69-88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感应电机起动过程的动态分析法 | 第69-77页 |
| ·分析感应电机起动过程的动态方程 | 第69-71页 |
| ·起动过程定子电流和输出转矩振荡的原因 | 第71-77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感应电机起动过程分析 | 第77-87页 |
| ·应用神经网络的意义 | 第77页 |
| ·触发角——定子电压系统分析 | 第77-80页 |
| ·触发角——定子电流系统分析 | 第80-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5章 基于转速信息的感应电机暂态能耗分析 | 第88-105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电机暂态阶段的模态和损耗分析 | 第88-94页 |
| ·以关断角γ为参变量的模态分析 | 第89-93页 |
| ·基于模态的暂态能耗分析 | 第93-94页 |
| ·基于转速信息的电机暂态阶段损耗分析 | 第94-100页 |
| ·电机暂态阶段电压电流频谱分析 | 第94-97页 |
| ·电机暂态阶段转速的计算和能耗分析 | 第97-100页 |
| ·考虑转速影响的控制器设计 | 第100-104页 |
| ·转速观测器设计 | 第100-101页 |
| ·基于 Lyapunov 函数的控制器设计 | 第101-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结论 | 第105-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6-118页 |
| 致谢 | 第118-119页 |
| 个人简历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