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软件可靠性的研究与发展 | 第12-14页 |
·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研究与发展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16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软件可靠性测试研究 | 第18-28页 |
·软件可靠性定义及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 第18-19页 |
·软件可靠性定义 | 第18-19页 |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 第19页 |
·软件可靠性工程 | 第19-21页 |
·软件可靠性测试定义 | 第21页 |
·软件可靠性测试过程 | 第21-22页 |
·两种主要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 | 第22-27页 |
·基于运行剖面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 | 第22-25页 |
·运行剖面构造过程 | 第23-24页 |
·测试用例生成 | 第24-25页 |
·测试结束条件和可靠性度量 | 第25页 |
·基于使用模型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 | 第25-27页 |
·基于使用模型的统计测试过程 | 第26页 |
·测试用例生成 | 第26-27页 |
·测试结束条件和可靠性度量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 第28-42页 |
·传统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 | 第28-30页 |
·面向功能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 | 第28-29页 |
·面向结构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 | 第29-30页 |
·程序插装 | 第30-31页 |
·基于随机法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 第31-32页 |
·随机法描述 | 第31页 |
·程序实现 | 第31-32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 第32-36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系统模型 | 第32-35页 |
·程序实现 | 第35-36页 |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水下机器人软件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 第42-49页 |
·水下机器人软件静态测试 | 第42-46页 |
·检测评价 | 第43-44页 |
·语法规则分析 | 第44-45页 |
·静态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 第45-46页 |
·水下机器人软件动态测试 | 第46-48页 |
·水下机器人软件测试用例的生成 | 第46-47页 |
·运行程序并收集测试数据 | 第47页 |
·动态测试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水下机器人软件系统可靠性测试与评估 | 第49-66页 |
·水下机器人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选择 | 第49页 |
·运行剖面的构造 | 第49-52页 |
·客户剖面 | 第49-50页 |
·用户剖面 | 第50页 |
·系统模式剖面 | 第50页 |
·功能剖面 | 第50-51页 |
·运行剖面 | 第51-52页 |
·运行剖面中低发生概率运行的处理方法 | 第52-54页 |
·考虑所有运行的测试用例分配算法 | 第54-55页 |
·测试运行及失效数据收集 | 第55-56页 |
·水下机器人软件可靠性评估 | 第56-62页 |
·考虑测试覆盖的二维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 第57-59页 |
·对一维时空进行扩展 | 第57-58页 |
·考虑测试覆盖的二维Weibull型SRGM | 第58-59页 |
·基于二维Weibull型SRGM的可靠性评估 | 第59-62页 |
·基于二维Weibull型SRGM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 第59-60页 |
·可靠性评估中参数估计方法 | 第60-62页 |
·拟合度评价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