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VAV 概述 | 第12-16页 |
·VAV 的一般特性 | 第12-13页 |
·流行情况 | 第13页 |
·VA 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 | 第13-14页 |
·VA 免疫及疫苗研究 | 第14-16页 |
·鸡新城疫概述 | 第16-18页 |
·NDV 的一般特性 | 第16-17页 |
·ND 的流行情况 | 第17页 |
·ND 的诊断及控制 | 第17-18页 |
·ND 的免疫及疫苗研究 | 第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病毒形态学观察 | 第20页 |
·VAV 毒株的同源性分析 | 第20-22页 |
·VAV 的传代及对SPF 鸡胚的致病性 | 第22页 |
·VAV 接种10 日龄SPF 鸡胚尿囊腔繁殖规律 | 第22页 |
·不同日龄 SPF 鸡人工感染 VA 的模型 | 第22页 |
·琼扩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的制备 | 第22-23页 |
·琼扩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纯净性检验 | 第23页 |
·琼扩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特异性检验 | 第23页 |
·琼扩抗原及阳性血清的效价测定 | 第23页 |
·琼扩试验中抗原单位的确定 | 第23页 |
·琼扩抗原在血清抗体监测中的敏感性 | 第23页 |
·新关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 | 第23-24页 |
·新关二联灭活疫苗的质量检验 | 第24-25页 |
·新关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检验和局部吸收检验 | 第25页 |
·抗体监测和攻毒试验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40页 |
·VAV 形态学观察 | 第26页 |
·VAV 的同源性分析 | 第26-28页 |
·VAV 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28-31页 |
·VAV 的传代及对SPF 鸡胚的致病性 | 第28页 |
·VAV 接种10 日龄鸡胚尿囊腔繁殖规律 | 第28-29页 |
·3 日龄SPF 鸡人工发病情况 | 第29-30页 |
·30 日龄SPF 鸡人工发病情况 | 第30页 |
·60 日龄SPF 鸡人工发病情况 | 第30-31页 |
·90 日龄SPF 鸡人工发病情况 | 第31页 |
·180 日龄SPF 鸡人工发病情况 | 第31页 |
·VAV 琼扩抗原与血清的研制 | 第31-34页 |
·琼扩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纯净性检验 | 第31-32页 |
·琼扩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特异性检验 | 第32页 |
·琼扩抗原及阳性血清的效价测定 | 第32-33页 |
·琼扩试验中抗原单位的确定 | 第33-34页 |
·琼扩试验的敏感性 | 第34页 |
·新关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 | 第34-40页 |
·免疫用VA 病毒液ELD50的测定 | 第34-35页 |
·疫苗比例筛选 | 第35-36页 |
·新关二联灭活疫苗的质量检验 | 第36页 |
·安全检验和局部吸收检验 | 第36-37页 |
·VA 攻毒试验 | 第37页 |
·抗体监测 | 第37-40页 |
4 讨论 | 第40-45页 |
·VAV 同源性分析 | 第40-41页 |
·VAV 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41-42页 |
·VAV 琼扩抗原与血清的研制 | 第42-43页 |
·新关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图 | 第50-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