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3-53页 |
第一章 类风湿关节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1 早期诊断 | 第14-15页 |
2 治疗策略 | 第15-16页 |
3 治疗药物 | 第16-20页 |
4 并发疾病 | 第20-21页 |
5 小结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第25-34页 |
1 病因病机 | 第25-26页 |
2 辨证论治 | 第26-27页 |
3 方药研究 | 第27-31页 |
4 小结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 第34-42页 |
1 发病机制 | 第34-37页 |
2 治疗药物 | 第37-39页 |
3 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中医病机与治法探讨 | 第42-49页 |
1 病机 | 第42-45页 |
2 治法 | 第45-46页 |
3 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类风湿关节炎养阴清络治法的涵义与代表方 | 第49-53页 |
1 病机基础 | 第49-50页 |
2 涵义解析 | 第50-51页 |
3 代表方 | 第51-52页 |
4 小结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3-85页 |
第一章 工作假说与技术路线 | 第53-54页 |
1 工作假说 | 第53页 |
2 技术路线 | 第53-54页 |
第二章 清络通痹方对胶原关节炎大鼠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影响 | 第54-5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4-56页 |
3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三章 清络通痹方对胶原关节炎大鼠腹腔MΦ表达IL-1的影响 | 第58-6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8-59页 |
3 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清络通痹方对胶原关节炎大鼠腹腔MΦ表达TNF-α的影响 | 第61-6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1-62页 |
3 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清络通痹方对RA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RANKL的影响 | 第64-6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4-67页 |
3 小结 | 第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清络通痹方对RA患者滑膜细胞表达RANKL mRNA的影响 | 第69-7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4 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七章 清络通痹方对破骨细胞样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74-8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4-7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6-79页 |
4 小结 | 第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第八章 讨论 | 第80-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研究结论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