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空间网壳结构以及弦支结构的应用及特点 | 第10-15页 |
| ·空间网壳结构的应用及特点 | 第10-13页 |
| ·弦支结构的应用及特点 | 第13-15页 |
| ·工程背景介绍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和主要意义 | 第16-20页 |
| 第二章 天山米立方钢结构的方案比选 | 第20-32页 |
| ·三种结构方案的模型与介绍 | 第20-22页 |
| ·三种结构方案的结构组成与平面布置 | 第20-21页 |
| ·三种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21-22页 |
| ·三种结构方案的对比内容 | 第22-23页 |
| ·结构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22-23页 |
| ·结构方案用钢量比较 | 第23页 |
| ·结构方案的建筑效果与可用空间及后期养护工程量的比较 | 第23页 |
| ·综合比选结果 | 第23-24页 |
| ·玻璃幕墙钢结构的性能分析 | 第24-31页 |
| ·主要设计基础条件 | 第24-25页 |
| ·两种方案对比分析 | 第25-27页 |
| ·玻璃幕墙整体钢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 | 第27-29页 |
| ·玻璃幕墙整体钢结构的自振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 ·综合比较小结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弦支拱桁架-单层网壳复合结构的静力性能研究 | 第32-45页 |
| ·主要设计基础条件 | 第32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2-36页 |
| ·Midas 及ANSYS 软件介绍 | 第32-33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33-36页 |
| ·杆件截面类型 | 第36页 |
| ·静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 ·结构支座反力分析 | 第38-41页 |
| ·结构杆件应力分析 | 第41-43页 |
| ·结构变形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弦支拱桁架-单层网壳复合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第45-55页 |
| ·稳定基本理论 | 第45-46页 |
|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46-48页 |
| ·特征值屈曲的基本理论 | 第46-47页 |
| ·特征值屈曲分析结果 | 第47-48页 |
| ·考虑初始缺陷的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48-50页 |
| ·考虑初始缺陷的基本理论 | 第48-49页 |
| ·考虑初始缺陷的特征值屈曲分析结果 | 第49-50页 |
| ·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50-53页 |
| ·非线性稳定的基本理论 | 第50-51页 |
| ·考虑初始缺陷的几何非线性稳定的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弦支拱桁架-单层网壳复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55-73页 |
|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第55-62页 |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55-57页 |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57-60页 |
| ·结构自振振型 | 第60-62页 |
| ·结构谱分析 | 第62-72页 |
| ·谱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62-63页 |
| ·谱分析的反应谱确定 | 第63-66页 |
|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力学性能 | 第66-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弦支拱桁架-单层网壳复合结构的温度效应分析 | 第73-82页 |
| ·结构在整体均温条件下的静力性能 | 第73-76页 |
| ·结构在部分温差条件下的静力性能 | 第76-79页 |
| ·温度作用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七章 弦支拱桁架-单层网壳复合结构的细部节点分析 | 第82-93页 |
| ·柱脚节点分析 | 第82-85页 |
| ·柱脚节点栓钉布置验算 | 第82-83页 |
| ·外包式柱脚垂直纵向主筋验算 | 第83-84页 |
| ·外包式柱脚外包混凝土抗剪承载力验算 | 第84-85页 |
| ·拱脚节点分析 | 第85-87页 |
| ·拱脚节点下承台混凝土局部承压验算 | 第85-86页 |
| ·拱脚节点预埋件抗剪承载力验算 | 第86-87页 |
| ·网壳与环梁支座节点分析 | 第87-92页 |
| ·网壳与环梁支座节点的预埋件抗剪强度验算 | 第87-88页 |
| ·网壳与环梁支座节点的预埋底板强度验算 | 第88-89页 |
| ·网壳与环梁支座节点的支座半球承压验算 | 第89-91页 |
| ·网壳与环梁支座节点的支座半球与预埋底板的连接焊缝验算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