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立题依据 | 第11-14页 |
·黄荆子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VBE-1、VBE-2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第14-23页 |
·仪器、试剂与药材 | 第14页 |
·仪器 | 第14页 |
·试剂 | 第14页 |
·药材 | 第14页 |
·VBE-1、VBE-2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14-21页 |
·色谱条件 | 第15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15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5-16页 |
·线性关系及线性范围的考察 | 第16-1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17-18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18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18-19页 |
·加样回收试验 | 第19-21页 |
·实验结果 | 第2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VBE-1、VBE-2在黄荆、牡荆中的分布及药材产地、采收季节研究 | 第23-32页 |
·仪器、试剂和药材 | 第23-25页 |
·仪器 | 第23页 |
·试剂 | 第23-24页 |
·药材 | 第24-25页 |
·黄荆、牡荆药材中VBE-1、VBE-2的含量考察 | 第25-31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VBE-1、VBE-2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25页 |
·不同入药部位的药材样品中VBE-1、VBE-2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25-30页 |
·不同产地黄荆果实中VBE-1、VBE-2的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黄荆子主要抗肿瘤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32-46页 |
·仪器、试剂、药材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药材 | 第32页 |
·提取工艺研究 | 第32-37页 |
·VBE-1、VBE-2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33页 |
·乙醇浓度、用量及提取时间的考察 | 第33-35页 |
·醇浓度进一步考察实验 | 第35-36页 |
·验证性实验 | 第36页 |
·提取液中固体含量测定 | 第36-37页 |
·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 | 第37-44页 |
·聚酰胺吸附试验 | 第37-38页 |
·吸附后水洗体积的确定 | 第38-39页 |
·氨水洗脱试验 | 第39-40页 |
·醇洗脱条件考察试验 | 第40-42页 |
·醇浓度考察实验 | 第41页 |
·醇洗脱体积考察实验 | 第41-42页 |
·乙酸乙酯萃取试验 | 第42-44页 |
·溶液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 | 第42-43页 |
·萃取次数对萃取效果的考察试验 | 第43-44页 |
·浓缩与干燥工艺研究 | 第4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综述 | 第5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