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的确立 | 第9页 |
·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研究高层建筑顶部形态 | 第9-1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的相关实践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 | 第15-1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概述 | 第18-31页 |
·高层建筑顶部的界定 | 第18-19页 |
·高层建筑顶部的界定 | 第18页 |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的构成元素 | 第18-19页 |
·国外现代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的发展概况 | 第19-24页 |
·芝加哥派风格 | 第19-20页 |
·折衷主义风格 | 第20-21页 |
·装饰艺术风格 | 第21-22页 |
·现代主义风格 | 第22-23页 |
·多元化风格 | 第23-24页 |
·我国现代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的变迁 | 第24-27页 |
·现代高层建筑顶部形态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盲目模仿抄袭忽视城市文化特征 | 第27-28页 |
·缺乏城市环境整体性指导 | 第28-29页 |
·忽略了对城市景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从城市空间环境分析 | 第31-40页 |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与街道空间的关系 | 第31-35页 |
·空间界面的高宽比例 | 第31-32页 |
·沿街高层建筑顶部形态与不同等级的街道空间的视距与视角 | 第32-35页 |
·街道对景高层建筑顶部设计与城市街道空间的关系 | 第35页 |
·现代高层建筑顶部设计与城市广场空间的关系 | 第35-40页 |
·城市广场的概念 | 第35-36页 |
·广场周边高层建筑顶部的高度与广场尺度分析 | 第36页 |
·围合广场空间的群体高层建筑的顶部设计 | 第36-40页 |
第四章 从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环境分析 | 第40-57页 |
·城市文化与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的关系 | 第40-45页 |
·高层建筑顶部含义的历史演变 | 第40-43页 |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是城市形象风格的重要载体 | 第43-44页 |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是城市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 第44-45页 |
·城市景观与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的关系 | 第45-53页 |
·城市天际线的概念 | 第45页 |
·城市天际线的构成与特点 | 第45-46页 |
·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城市天际线现状分析 | 第46-47页 |
·构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高层建筑顶部形态设计 | 第47-53页 |
·城市标志对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的要求 | 第53-57页 |
·标志性高层建筑顶部的特点分析 | 第53-56页 |
·标志性高层建筑顶部的设计探究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探究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原则—以长沙中心片区内高层建筑顶部形态分析为例 | 第57-71页 |
·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原则 | 第57-71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57-63页 |
·多样性原则 | 第58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58-59页 |
·可识别性原则 | 第59页 |
·群体建筑调性呼应原则 | 第59-63页 |
·长沙中心片区内高层建筑顶部形态分析 | 第63-67页 |
·长沙地域文化 | 第63-64页 |
·长沙中心片区内高层建筑顶部形态分析 | 第64-67页 |
·长沙中心片区内高层建筑顶部形态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 第67-71页 |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与街道空间 | 第67-68页 |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与五一广场空间 | 第68-69页 |
·高层建筑顶部形态与城市天际线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1-75页 |
·结语 | 第71-74页 |
·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研究总结 | 第71页 |
·影响高层建筑顶部形态的因素总结 | 第71-72页 |
·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原则总结 | 第72-73页 |
·研究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顶部形态指导意义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插图清单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实践情况 | 第84页 |
一、论文发表情况 | 第84页 |
二、参与科研、设计实践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