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居住建筑被动式降温模式语言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2页
   ·概念限定第12-14页
   ·论文结构组织框架第14-15页
2 建筑气候设计第15-25页
   ·概述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传统民居降温手法分析第19-21页
   ·现代建筑被动降温手法分析第21-24页
     ·高技术实例第22-23页
     ·低技术实例第23-24页
   ·模式语言第24页
   ·小结第24-25页
3 被动式降温设计模式第25-69页
   ·被动式降温手法第25-36页
     ·自然通风第25-27页
     ·遮阳第27-31页
     ·蒸发制冷第31-33页
     ·蓄热降温第33-34页
     ·绿化第34-35页
     ·其他措施第35-36页
   ·模式语言重构第36-67页
     ·规划选址第37-41页
     ·建筑布局第41-44页
     ·建筑体型设计第44-50页
     ·构件形式第50-62页
     ·建筑材料第62-67页
   ·模式语言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4 被动式降温模式语言的应用第69-83页
   ·被动降温手法设计分区第69-72页
     ·设计分区概述第69-70页
     ·被动式降温手法分区第70-72页
   ·典型城市设计策略研究第72-76页
     ·各种降温手法之间的关系第72-73页
     ·典型城市设计策略分析第73-75页
     ·被动降温手法应用效果评价第75-76页
   ·建筑实例分析第76-82页
     ·居住建筑夏季能耗分析第76-78页
     ·建筑实例分析第78-82页
   ·小结第82-83页
5 结论第83-85页
   ·本文的研究结论第83-84页
   ·未尽的工作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图表目录第90-95页
附录第95-99页
 附表1 国内各个省会城市的夏季降温期及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第95-96页
 附表2 模式语言与建筑设计和降温手法之间的关系第96页
 附表3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第96-97页
 附表4 不同方位建筑间距折减换算表第97页
 附图1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第97页
 附录A 遮阳板计算方法第97-99页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和主要研究工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夯后黄土地基中桩的承载特性研究
下一篇:体育馆人员安全疏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