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相关研究回顾 | 第11-16页 |
(一) 社会资本及其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 | 第11-13页 |
2、对社会资本与组织相结合的研究 | 第13页 |
(二) 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概念和类型 | 第13-14页 |
2、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1、社会资本 | 第16页 |
2、NGO的社会资本 | 第16页 |
3、艾滋病防治领域的NGO的社会资本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文献研究 | 第16页 |
2、访谈法 | 第16-18页 |
三、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社会资本状况 | 第18-23页 |
(一) 个案介绍:G工作组 | 第18页 |
(二) G工作组内部的社会资本 | 第18-20页 |
1、G工作组核心成员的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2、G工作组内部的信任和规范 | 第19页 |
3、G工作组开展的主要活动 | 第19-20页 |
(三) G工作组外部的社会资本 | 第20-23页 |
1、G工作组与政府的关系 | 第20-21页 |
2、G工作组与资助者的关系 | 第21页 |
3、G工作组与其他NGO的关系 | 第21-23页 |
四、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获取社会资本的优势和困难 | 第23-31页 |
(一) 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获取社会资本的优势 | 第23-25页 |
1、政府对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支持 | 第23页 |
2、组织具有社会合法性 | 第23-25页 |
3、组织发起人的奋斗和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 第25页 |
(二) 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获取社会资本所面临的困难 | 第25-31页 |
1、志愿者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 第25-27页 |
2、自身能力的不足 | 第27页 |
3、法律合法性的缺失 | 第27-28页 |
4、社会慈善捐赠的不足 | 第28-31页 |
五、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获取社会资本的思路 | 第31-37页 |
(一) 建立信任关系网络是组织获取社会资本的基础 | 第31-32页 |
1、组织应主动公开自身的各类信息 | 第31页 |
2、组织应有效运用媒体宣传的力量 | 第31-32页 |
(二) 有效开发和管理志愿者的社会资源是组织获取社会资本的重要支撑 | 第32-34页 |
1、在志愿者中建立小社团 | 第32-33页 |
2、给予志愿者适当的肯定和奖励 | 第33页 |
3、拓展组织的社会资源 | 第33-34页 |
(三) 调整管理体制和加强法制建设是组织获取社会资本的制度保障 | 第34-35页 |
1、对于规模较小的NGO实行备案登记和单一登记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第34-35页 |
2、尽快制定政府委托、购买艾滋病防治领域NGO服务的相关政策 | 第35页 |
3、注重对NGO自身能力的评估 | 第35页 |
(四) 积极培育公共精神是组织获取社会资本的文化基础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