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言 | 第11-21页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借鉴理论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 借鉴理论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4-17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4-16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7-18页 |
(一) 基本思路 | 第17页 |
(二)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7-18页 |
五、苏竹村概况 | 第18-21页 |
(一) 自然生态环境 | 第18-19页 |
(二) 人文社会环境 | 第19-21页 |
第一章 苏竹村的民间精英 | 第21-30页 |
一、何谓精英 | 第21-22页 |
二、苏竹村精英的类型 | 第22-26页 |
(一) 苏竹村的政治精英 | 第22-23页 |
(二) 苏竹村的经济精英 | 第23-25页 |
(三) 苏竹村的文化精英 | 第25-26页 |
三、民间精英的养成 | 第26-30页 |
(一) 族姓势力的更迭 | 第26-28页 |
(二) 关系网络的联结 | 第28-29页 |
(三) 文化知识的积淀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民间精英与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上) | 第30-38页 |
一、民间精英与生产方式的变迁 | 第30-34页 |
(一) 种田大户促进闲置土地流转利用 | 第30-31页 |
(二) 种植能手带动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 | 第31-32页 |
(三) 村两委班子积极改善公共设施 | 第32-33页 |
(四) 生产能手促进现代化肥的推广使用 | 第33页 |
(五) 村两委班子拓展了信息获取渠道 | 第33-34页 |
二、民间精英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34-37页 |
(一) 篾匠对现代衣饰配件的创新 | 第34-35页 |
(二) 木匠对房屋建造风格的改变 | 第35-36页 |
(三) 运输专业户促进了交通改善 | 第36-37页 |
三、商业精英促进了商贸流通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民间精英与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下) | 第38-46页 |
一、民间精英与乡村教育的发展 | 第38-40页 |
(一) 文化精英促进了村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 第38-39页 |
(二) 文化精英促进了村民对职业技能的重视 | 第39-40页 |
二、民间精英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发展 | 第40-42页 |
(一) 政治精英改变村民“等靠”思想,积极向上争取权益 | 第40-41页 |
(二) 政治精英改变传统纠纷处理方式,积极依法维权 | 第41-42页 |
三、民间精英与生态保护观念的改变 | 第42-43页 |
四、民间精英增强了村民科学防治疾病的观念 | 第43-46页 |
(一) 疹子的治疗 | 第44页 |
(二) 蛇毒的治疗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