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一、信用证制度概述 | 第13-23页 |
| (一) 信用证的产生 | 第13页 |
| (二) 信用证的运作机制——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 | 第13-15页 |
| (三) 信用证法律关系 | 第15-19页 |
| (四) 信用证的法律性质 | 第19-23页 |
| 二、信用证软条款的基本理论 | 第23-30页 |
| (一) 信用证软条款的概念 | 第23-24页 |
| (二) 信用证软条款的主要类型 | 第24-26页 |
| (三) 信用证软条款的产生原因 | 第26-30页 |
| 三、信用证软条款的法律性质 | 第30-42页 |
| (一) 信用证软条款与信用证的可撤销性 | 第30-31页 |
| (二) 信用证软条款与信用证欺诈 | 第31-34页 |
| (三) 信用证软条款与诈骗犯罪 | 第34-37页 |
| (四) 软条款信用证与附条件的法律文件 | 第37-42页 |
| 四、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与防范 | 第42-45页 |
| (一) 软条款的识别 | 第42-43页 |
| (二) 软条款的防范 | 第43-45页 |
| 五、信用证软条款的司法救济 | 第45-52页 |
| (一) 信用证机制下的司法救济 | 第45-49页 |
| (二) 基础合同项下的救济 | 第49-52页 |
| 六、信用证制度完善若干思考 | 第52-55页 |
| (一) 统一规范信用证格式文本 | 第52页 |
| (二) 从立法上完善信用证制度 | 第52-53页 |
| (三) 国际商会的意见 | 第53页 |
| (四) 信用证自身机制的完善 | 第53-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