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部分 长、短柄假体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16-34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资料 | 第17-18页 |
·手术方法 | 第18-19页 |
·术后处理 | 第19-20页 |
·评定标准 | 第20页 |
第二章 结果及分析 | 第20-21页 |
·功能评价 | 第20页 |
·影像学评价 | 第20-21页 |
·长柄假体置换组股骨矩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疗效对比 | 第21页 |
·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并发症统计 | 第2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1-26页 |
·术前准备 | 第21-22页 |
·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粗隆问骨折的技术优势 | 第22-23页 |
·长、短柄假体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 第23-24页 |
·技术难点及注意事项 | 第24-25页 |
·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6-27页 |
附图及附表 | 第27-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第二部分 高龄粉碎性粗隆间骨折行水泥型长短假体柄置换后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对比 | 第34-63页 |
第1章 有限元法简介 | 第34-37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股骨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方法 | 第35-36页 |
·有限元法图像处理、建模和分析工具简介 | 第36-37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研究方法概述 | 第37页 |
·三维CAD模型的建立和处理 | 第37-38页 |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处理 | 第38-40页 |
第3章 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人工髓关节假体 | 第40-41页 |
·粗隆间骨折行髓关节置换后剩余股骨 | 第41页 |
·假体柄与股骨间骨水泥套层 | 第41-42页 |
·重建股骨矩部位骨水泥 | 第42-4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3-48页 |
·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43页 |
·假体置换后剩余股骨应力分布探讨 | 第43-45页 |
·人工髋关节股骨假体的应力分布 | 第45-46页 |
·术后松动风险评估──骨水泥的应力分析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8-50页 |
附表及附图 | 第50-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综述 | 第63-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