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大白菜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GMS) | 第11-14页 |
·白菜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CMS) | 第14-15页 |
·大白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分子标记发展进程 | 第15-17页 |
·大白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大白菜核不育材料基因型鉴定 | 第20-23页 |
·材料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杂交一代群体的育性调查结果 | 第20-21页 |
·回交一代和F2 群体育性调查结果 | 第21页 |
·讨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大白菜核不育基因的RAPD 标记分析 | 第23-27页 |
·材料 | 第23页 |
·试材 | 第23页 |
·酶及试剂 | 第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4页 |
·大白菜幼叶DNA 的提取与纯化 | 第23-24页 |
·引物筛选 | 第24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大白菜基因组DNA 的质量检测 | 第24-25页 |
·RAPD 标记分析 | 第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大白菜核不育SCAR 标记验证 | 第27-32页 |
·材料 | 第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酶及试剂 | 第27页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28页 |
·DNA 的提取与纯化 | 第27页 |
·引物设计及SCAR 扩增 | 第27-28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与数据处理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SCAR 标记在核不育09H12 群体中的适用性检测 | 第28-30页 |
·其他分离群体中可育株不育位点Ms 基因的检测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五章 SCAR 标记辅助的大白菜雄性不育系转育 | 第32-35页 |
·材料 | 第32页 |
·转育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转育获得06J32 的甲型两用系、乙型两用系和新核不育系 | 第32-33页 |
·全可育材料05S781、05S938 的定向转育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